📖 ZKIZ Archives


馬化騰頻頻投資媒體為哪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02.html

至此,馬化騰的媒體版圖變得越來越豐滿,騰訊門戶已雄居門戶流量首位多年,媒體業務也已經位列國內媒體門戶三甲;QQ彈窗已經是到達率最高的微新聞門戶;微信的公眾平台也已成為當下第一大自媒體平台,騰訊已是事實上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媒體的霸主。10年前,馬化騰推出門戶業務完全是出於將QQ用戶變現的一種戰略需求,門戶的媒體業務對於騰訊也舉足輕重,騰訊門戶也為騰訊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時過境遷,如今門戶的媒體業務從收入上對於與騰訊已無足輕重。

一方面媒體業務競爭激烈、變現能力弱、利潤空間小,而另一方面媒體業務的體量相對龐大的騰訊業務群已經微不足道。騰訊媒體業務的內部人都心知肚明,如今的門戶媒體已經變成了馬化騰的「寵物」,馬化騰投大渝網、資財新和《每經》等媒體業務,玩的也是「寵物工程」。不過,這些年,媒體曾經讓馬化騰刻骨銘心,也曾經多次讓騰訊陷入危機之中。

仔細回顧一下騰訊與媒體的恩怨情仇就不難明白,馬化騰不會僅將媒體業務當作「寵物」:

1、2001年6月,新浪論壇的一篇被題為《騰訊QQ,你做的太絕了》文章,經媒體發酵後,引發了一場討伐QQ的熱潮;

2、2001年8月,《精品購物指南》的一篇名為《要學郵箱註冊收費,騰訊上演東施效顰》的文章再次讓騰訊面臨的廣泛質疑;

3、2010年7月,《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文中把騰訊作為互聯網公敵進行批判;

4、2010年的3Q大戰,更是一次讓騰訊深刻理解媒體力量和價值的大事件,當時馬化騰充分消費了其騰訊門戶媒體的影響力,也讓他進一步認識到了媒體的價值和力量。有了以上的諸多經歷,媒體對於馬化騰已經不僅僅是「寵物」那麼簡單,在騰訊企業發展和馬化騰個人品牌的建議和維護工程中,媒體將會是無形的資產和應急通道。其實,與媒體藕斷絲連的互聯網大佬不僅是馬化騰,盛大陳天橋2005年高調收購新浪互聯網,公開投資傳統媒體有《商業價值》和《創業家》雜誌等;最近,阿里巴巴馬云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約18%股份,一時引發了馬云投資意圖的猜想。

作為一個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混過時間長達10餘年的媒體人,我認為,互聯網大佬對媒體情結難捨難分有如下幾個原因:

1、他們出身於江湖之中,媒體給了他們無限的光環,同時,也多次險遭不測,他們對媒體愛恨交織,感情複雜;

2、中國的媒體環境仍然不成熟,只有掌握了自己的話語權,才可能不至於遭遇「南京冠生園」等企業的命運——–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3、傳統媒體江河日下,對於掌控億萬資產的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來說,投資和運營並不是首要問題,甚至一開始就沒有想借此平台來盈利,只是給自己留一「應急通道」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