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推廣打車APP,但沒重視
其實做打車APP,我們是第一個,2011年7月份,就發佈了第一個APP——打車小秘,但這個不是我們的主要業務(i黑馬點評:是否有點可惜了,做早了,不然憑這個就可以再融1個億)。我們的預約租車業務最開始就不是面對老百姓設計的。
2、系統越來越好,需要的員工越來越少
我們主要面對的是高端的企業商務用車需求。當時我們想在這個領域把整個O2O業務系統好好打磨。我們不僅提供預訂,交易撮合,計費,收費,服務過程控制,我們都做。我們公司是2010年5月啟動,2011年業務上線,到現在差不多兩年多時間。現在在全國覆蓋了二十個城市,今年年中我們就能覆蓋三十多個城市。2012年的營收規模約幾千萬元。現在公司員工約130人,我們最高峰的時候有兩百多人,隨著系統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不僅不加人,還要「砍」人。
3、租車行業越散亂對易到用車平台越有利
租車行業的集中度還遠遠的沒有像大家所設想的這樣,快速地整合到了幾家。中國還有很多小型租賃公司,幾十台車,幾個人,什麼生意都做,長租也做,短租也做,自駕也做,代駕也做,比較靈活,一時半會兒,你想靠規模來擠倒它,還不太容易。這個市場的集中度越低,對易到用車越有好處。我們做的是所謂的平台業務,越碎片,對平台的依賴度就越高,相反如果都是這種大規模的連鎖機構,對平台的依賴度就不高。
但北京市的限購對行業有很大的衝擊。如果是一個自由市場的話,因為自由競爭,各種創新,各種駁議,都會非常精采,但有了政府這個到處亂摸的手,沒事就亂幹一把,讓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政府的一個政策,就會導致整個行業都會發生巨大的扭曲,房地產就是最典型的。
《創業家》雜誌2012年4月刊的封面文章《瘋狂的租車》一文裡曾對易到用車的模式進行了報導:
易到用車是想通過鋪設一個移動互聯網網絡把中國大地上散亂的6000多家租車公司統合起來,這些租車公司通過易到用車獲取訂單。
想要租車的用戶,可以在用車網在線預約,也可以撥打租車熱線,接到訂單之後,公司會就近派司機前往服務。
「比如客戶從用車網下訂單,要求訂一輛奧迪車,從甲地趕到乙地,用車網接到訂單後,後台系統會自動搜尋離甲地最近且有空閒的奧迪車,將訂單匹配 給車主。一旦車主回短信息同意接單,用車網會自動將信息反饋給客戶,接單的車主馬上趕到最近的地點等候。」周航說。為此,用車網採購了一批智能手機,在智 能手機上開發一個客戶端軟件,隨時掌握每輛車的狀態。用車網和訂戶進行交易,再和租車公司結算,後台系統每月30日跟合作租車公司結算,租車公司再將錢算給司機,用車網賺的是差價。現在每接一個單子用車網有80元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