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看國旅招股書 ,國旅股份是中免和國旅旅社兩部分組成,之後希望能拆成兩部分來看,從歷史上來看,國旅旅社1954年成立,經歷從政府機構到商業企業的轉變,1999年正式與國家旅遊局脫鉤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而中免1985年成立,同樣也經歷從政府機構到商業企業的轉變,1999年正式與國家旅遊局脫鉤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2006年兩家合併成立國旅集團。08年成立國旅股份(應該是為了上市而成立的),其中國旅集團持股84.62%,華僑城持有15.38%。隨著發行成功兩者股份均稀釋,出於好奇還查了一下當時社保轉持的具體規定,之前吳老的傳記中也提到社保轉持的方案很早就提出來,但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的歷史背景。目前國旅集團旗下已經沒有什麼好資產可以注入了。
另外細化看了下其業務模式介紹,有三個問題後面待查:
第一、為什麼1999年7 月1 日歐盟取消了其區內的免稅商品銷售?
第二、中免系統免稅店與中免公司下屬免稅商店的差別是什麼即中免批發與零售業務的差別是什麼?
第三、免稅店具體是細化免掉哪些稅。
招股書中有兩張圖還不錯,貼出來分享一下,可以看到免稅業的銷售額相對於旅遊人數以及旅遊收入年化增速是最快的。
另外昨天回去的路上跟Roger討論下服裝廠商的清庫存的問題,假設中等定位服裝廠商(非奢侈品)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把庫存全部拿去賑災了,第二種把庫存一把火燒了,第三種把庫存放在店裡跟新品一塊賣,慢慢消化。我們看到目前大部分服裝廠商選擇的是後者。在歷史上,美國曾出現第二種,比如把牛奶倒進河裡。那麼究竟哪一種情況下服裝廠商的利益最大化呢?
假設兩種情景,一種是這個市場上只有一個服裝廠商,另一種是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擁有無數個服裝廠商。
但是當市場存在多個廠商的時候,就可能會陷入囚徒困境,因為當A廠商把庫存全部燒掉的時候,如果B廠商選擇打折出售,假設A與B產品是同質的情況下,此時A廠商並沒有恢復正常經營,其同樣要承受B廠商大幅度打折所帶來的需求負面影響,當這種負面影響大於其全新品的正面效用時候,此時就存在著全部燒掉對於A廠商並不是最優策略的可能性,而打折降價對其個體是最優的,那麼可能A廠商和B廠商的均衡狀態都是打折出售,而對於整個行業反而不是最優的。
如何解決這一困境呢,可能存在一個強有力的行業協會來組織集體一次性燒燬庫存或者賑災的行為(在壟斷行業會比競爭化行業這種產能過剩存續時間更長)。當然這個問題的根源是為什麼會產生產能過剩,這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囚徒困境的問題,教科書上已經有很多種解釋(我個人更喜歡教科書上的數學推導,在邏輯上更嚴謹),大家也都懂這個道理,但是這種去庫存的現象週期性反覆的出現,大概是個體絕對自由、完全利己主義下的弊端吧。當然在多次重複博弈下,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過去歷史信息來尋在整體最優解,而避免由於壽命的有限所造成的經驗斷層,這可能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歷史經驗並加以實踐檢驗的一種動力。
當然討論這個問題也是有成本的,那就是直接地鐵坐反,而且是坐到反向的終點站再折回來,當愚人節的提前排練吧╮(╯▽╰)╭
以上僅為LHQ個人想法,未從事實體經營,很可能是錯誤的,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