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昔日土城小廠 翻身印尼第一大

2013-04-01  TCW
 
 

 

再過一、兩年,印尼應該就會超越台灣!」今年初,一位印尼襪廠老闆對我們說。

全球排名踢下台灣最大廠員工上萬,地上沒一絲廢料

但,三月底最新全球排名出爐,預言成真,印尼「已經」超越台灣。

它,織襪外銷十年成長七成,難道,只因為勞工便宜嗎?

二○一三年一月底,我抵達印尼紡織重鎮萬隆(Kota Bandung),該國前三大襪廠都在這裡。追溯其起源,竟都與台灣有關。

這三大廠均屬於印尼紡織大王宋良浩的家族事業。宋良浩原籍福建,國共內戰時,隨父親避禍來台,全家在台北景美落腳,土城設紡織原料廠,也曾在迪化街賣布。

一九七○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宋家又移居萬隆,逐步建立印尼最大的紡織集團。

三大廠中的第一大是Kahatex,年營收新台幣二十多億元。到這家公司的路上,沒見到中國大唐滿街的雙B名車,就連大老闆也多以四輪傳動吉普車代步,彷彿叢林冒險,穿梭在狹窄彎曲、坑坑洞洞的路上。

相較於中國大型襪廠,各個門面氣派,此地的大廠卻很低調,刻意隱藏。

經過摩肩接踵的機車、腳踏車、傳統驢車,穿越一大群流動攤販,我們終於抵達沒有招牌的Kahatex。窄窄的鐵門打開,警衛詳查身分後放行,宋良浩的二十四歲外孫陳大慶,以及台籍總經理鄒式枚,已在廠房前等待。

曾聽當地襪商形容Kahatex是:「每個人一看就會喜歡的工廠。」我狐疑著走進去,赫然發現,一萬多名員工全穿制服,地上幾乎找不到一絲廢料,這是我在台、韓、中、印尼,參觀近三十間襪廠中,最整潔的一家!

整潔的背後,是管理。

三十分鐘vs.三小時豐田式管理織襪,流程少社頭三段 二○○八年,國際大廠耐吉(Nike)告訴代工廠:「以後非lean production(精實管理)的工廠,沒有機會。」Kahatex於是找顧問開始改革,引進日本豐田汽車著名的精實管理。

「三人能做的,不找五個人。」鄒式枚形容,每人像打足球賽,隨時補位,不採按件計酬,採月薪,好打組織戰。

精實管理下,它的織襪流程足足比社頭少了三段,這三段,均以機器取代人力。來自義大利、法國、台灣的先進自動襪機,都能在這裡看到。

腦海浮現社頭阿亮車縫廠的場景,我暗自做跨國比較:精實的流程,會讓阿亮工廠,少掉一半人力,效率提高;在社頭,一雙襪子,得穿越大街小巷,旅行四、五家工廠,至少要三小時以上,才能完成,在這裡,十坪大空間,約三十分鐘就搞定。

人力省了,流程省了,交貨的速度變快, L/C(信用狀)就可晚點開,可省下銀行手續費,擠出利潤。

速度快,還不夠,損失率得控制在二%以下。

為控制損失,黃制服的主管穿梭在藍制服女工間,檢查品質與數量,每名女工身旁都有一個記錄數量的白板,如發現產量變小,立刻追溯源頭找原因。

原來,印尼的優勢,不止人力低廉。

人力低廉優勢也會改變。雅加達今年一月一日,宣布調高勞工薪資四成,工資從月薪一百六十美元,調高為二百二十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三百元,萬隆工資也水漲船高,已有印尼襪廠外移到孟加拉、柬埔寨、緬甸。

鄒式枚每季跟客戶談判,客戶每次都拿出其他國家襪廠報價,要求降價。「勞動成本永遠成長,油電(價格)永遠成長,(訂單)價格只會跌、不會升,到哪裡都一樣!」他說。

所以,與其埋怨工資漲、油電漲、客戶殺價,不如用管理把利潤「擠」出來。

除了純代工,他們籌畫轉型為ODM(設計加工),在台灣一○四人力銀行網站,找設計、編織師傅,登了兩年卻找不到人。「年輕人只看到中國,看不到這裡,」鄒式枚羨慕台灣擁有設計人才,在印尼卻找不到。

客戶絕不獨壓美國為歐洲訂單,砸錢拿無毒認證

儘管如此,他們仍找義大利人當顧問,嘗試創新產品。展示室中,我們看見愛迪達(Adidas)、H&M、C&A等代工品牌,也看見自創品牌樣品襪。很明顯,除了外銷,他們想轉進二億四千萬人口的印尼內需市場。

另一個決戰關鍵是:客戶。

印尼第二大襪廠Matahari總經理宋傑明,是宋良浩的姪子,生於台灣,長於新加坡、赴美求學的他,會英、印、中、閩、日五種語言。他的客戶七成來自歐洲,二成五來自日本,五%來自美國與其他。

該廠的業務經理湯邦盛來自新加坡,他分析:「歐洲十七國,美國就一個,做歐洲,可以風險分散。」雞蛋不會放在同個籃子裡。

接歐洲單不容易。第一關,要有紗線、染料的「環保認證」,光是取得瑞士的Oekotex無毒認證,一年要付一萬五千美元認證費用。

不止歐洲訂單飛到印尼,日本單也增加。「中國出問題,我們就有機會,」湯邦盛說得直接。

日本三年前的海外策略是「China+1」,指中國以外,搭配印尼、越南;但在中國工資攀高後,變成「China risk」,釣魚台事件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日本將更多訂單轉到印尼。宋傑明的日文能力,成了接單強項。

在這家工廠,我們巧遇荷蘭、日本人,全為今年冬季訂單而來。華人老闆、新加坡主管、印尼勞工、荷、日採購,成了跨國大組合。

襪子大王繃緊神經就怕中國老闆有一天來印尼

印尼像上升中的太陽,但為何兩大襪廠老闆,都不敢鬆懈?

因為看見競爭者的變化。湯邦盛擔心:「中國老闆總有一天會來印尼,中國人管理不差。」宋傑明觀察到:「中國也開始朝精品開發走。」

不只中國,鄰近的泰國更異軍突起,二○一二年首度超越印尼,成為美歐日三大市場排名第九大的襪國,每打單價高達十六.八二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零二元),遠超過台灣。泰國崛起之因,是近年歐日品牌赴泰國設廠,生產高價品,使泰國質量不斷提升 。

在他們眼中,中國不是夕陽,而是日正當中;一旦外移或升級,對他們威脅很大,必須保持警覺。

這裡的大小頭家們,如同社頭的黑狗兄,也都拚命往前跑。

其後,我來到雅加達北部一家襪廠,這裡,兩週前一場豪雨,造成四死、兩萬人疏散,地上還有十公分積水未退。

工廠門前堆著防水的沙包,廠裡採光不足,顯得陰暗;但,它卻藏著,社頭逝去的榮耀。

它是印尼最大內銷童襪廠,也是日本Hello Kitty在印尼唯一的童襪工廠,老闆林和坤是第二代印尼華人,印尼語、中文、台語流利,三十一年前,他從襪子買賣的生意開始做起。

社頭,在印尼襪界很有名,因為,印尼的襪機、技術,全部來自社頭。林和坤早年常飛社頭採購襪子,他拿出一本舊名片簿,裡頭全是社頭襪廠主管、經銷商、代理商的名片。

襪子買久了,開始往產業鏈上游延伸,「自己做,才賺得多。」他說。從十二台中古機,到現在的二百一十五台,全部從社頭運來;早年機器有問題,他請台灣師傅來看,印尼人在一旁學,當印尼人也會修,他不用找台灣師傅了。

他翻著社頭的名片說:「十年前,我常去……(現在)很久不去了……。」

在印尼,最大的內銷童襪廠,因為社頭而變大;在中國,兩家襪業巨人也是社頭養大的,他們,都應該頒獎給社頭:「惠我良多。」但是,社頭的未來在哪裡?

宋傑明觀察,台灣的優勢是機器製造、原料研發、特殊襪種;劣勢是產能太小、缺乏品牌,不習慣國際合作,走不出去;「台灣的功能性產品強,但不出去推,保守,想自己做。」

他認為,台灣襪業要在世界立足有兩條路,一、想辦法變大;二、品牌,自創或與國外夥伴合作。至於市場,「除了歐美,要考慮亞洲。」

在海外競爭者眼中,台灣的優、劣勢,很清楚。轉型之路,已經在眼前。

【延伸閱讀】1分鐘看印尼競爭力

全球市占:2%╱全球出口排名:10最低工資:每月約新台幣6,000元製造重鎮:雅加達北部、第3大城萬隆優勢:現代化管理、工資較便宜劣勢:缺設計人才、工人效率較低、基礎建設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