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公司的分析最重要的無疑是找到投資的大邏輯,這種大邏輯是定性的、相對穩定的、中長期的,比如商業模型、競爭力、品牌、定價權等,是模糊的正確。而我們對公司持續研究和跟蹤時,又需要分析量化的、易變的、短期的財務數據等可能犯「精確的錯誤」的指標。只關注前者,常常會自我強化而忽略基本面的漸變,犯溫水煮青蛙的錯誤,因為每一個白馬都有消逝的那一天;但過於關注後者,又常常對短期波動反應過度,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畢竟每一隻牛股都有低頭休息的時候。
我常常苦苦思索投資者如何統一調和目標公司的定性與定量、短期與長期的關係,尤其是兩者出現不一致的時候。短期的定量的數據只是正常的波動呢,還是大趨勢的逆轉?這恐怕是最見功力的時候了。曾經米奇兄在一篇討論阿膠的文章裡談到了這個問題,讓我深受啟發,這裡會展開繼續討論。當一個行業在我們覺得已經理解的過程中出現波折時,我們不應該主觀的判斷是拐點還是陣痛,而儘量再度將精確的錯誤數據量化到一個可以真的量化確認的點上來理解。這個點一定不是股價,但股價的持續低迷和下跌,一定是警告我們重新反思的重要導火索,市場或許是對的,或許是錯的,但市場中期偏離的情況,也許該假定它是對的。
也就是說對特定的股票在某一給定的時點總會有一個短期的定量的可跟蹤的指標是最重要的(至少對某一種操作策略而言),這一指標的變化常常意味著長期的定性的因素可能會發生變化或已經發生變化,需要我們深入檢查並重新梳理投資邏輯和理由。因此這個指標是一個極重要的檢查點(CheckPoint)。遺憾的是,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全行業各時間段各操作策略的指標,因此只能採取列舉法。我這裡列出幾個供大家拍磚之用,跪求各位大俠無私分享自己研究股票的獨門指標。我會把評論和回帖裡的內容更新到主貼彙總成一份資料。(也許具體指標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會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瞭解目標公司,對那些理不出頭緒的公司也許是能力圈外的,應該加倍小心)
【時間範圍】三個月到一年的中期(季報和年報的間隔)
【操作策略】基於基本面的中長期持股
東阿阿膠:經銷商處阿膠塊的最終消費數據
【理由】去年膠塊/阿膠漿/衍生品大概是12億/8億/4億的比例。漿暫時無憂但提價也很慢,桃花姬還有待證明,因此目前主要看阿膠塊。東阿的一切短期的災難和中期的悲觀都來自於它膠塊銷售的下滑,短期體現為中報業績的低迷和持續的控貨,中長期體現在質疑其能否繼續提價後維持銷售,剖析東阿現在根本就在於此!目前看數據不錯,恢復較快。
貴州茅台: 一批價
【理由】之前白酒行業整體繁榮,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茅台的產量以及提價。未來幾個月白酒行業的壓力較大(行業週期、塑化劑、限酒等),茅台經銷商大會上的基調也變成了保價。如果成功守住1400左右一批價,則茅台無憂;否則就要高度重視,加強跟蹤頻度。
片仔癀:提價幅度
【理由】商業已經剝離,藥妝前路漫漫,普藥優勢不大,近期還是主要看片仔癀。受制於原料,量相對穩定,主要關注提價幅度的頻度。
中恆集團: 血栓通銷量
【理由】銷量比看收入更加真實,因為12年製藥公司以終端價格開具發票的方式銷售血栓通,差額以銷售費用的形式支付,這樣導致一方面收入虛高,另一方面銷售費用也虛增。去年1.1億,今年前三季度1.03億,估計全年1.4億左右。
云南白藥:養源清銷量
【理由】之前穩中央突兩翼的戰略很成功,但增長趨於穩定,未來還看大健康。牙膏的成功初步證明了進軍快消行業的能力,接下來和白藥品牌關聯度較小的養源清如果成功,則快消行業的空間被打開。
鹽湖鉀肥:國際鉀肥價格
【理由】全球範圍供給略大於需求,價格受幾大巨頭影響較大;國內供小於需,大部分靠進口,因此國際鉀肥價格是風向標。其他很多資源類股也類似,不一一列舉。
沱牌捨得:高端放量提價
【理由】三四線品牌的復興之路還是繼續看其高端產品是否能繼續保持放量提價
瑞貝卡:存貨周轉率?
【理由】瑞貝卡一直大量甚至有些瘋狂地儲備人發,存貨周轉率由07年2.4一直下降到11年1.04。公司目前正處於一個轉型的關鍵期(由國際市場向國內市場的轉變,由普通製造企業向品牌時尚消費企業的轉變),一旦成功,存貨都是寶貝,不然就是炸彈。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存貨周轉率來觀察它的轉變進度呢?
證券公司:大盤指數
【理由】大盤上漲成交量放大自然佣金也高,只是不知道最近佣金價格戰到什麼程度了。
大秦鐵路:日運煤萬噸?
【理由】運價不由自主,只有看量了吧
蘇寧電器:實體可比店面同比增長率、易購銷售額
這個爭議較大,我也看不太清
民生銀行:壞賬率?
這個不瞭解,瞎說,純屬拋磚引玉
宏觀經濟:PMI
這個肯定沒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