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讓低階製造業倒 墨西哥救回GDP

2012-10-29 TCW  
 

 

正面臨產業轉型之際的台灣,墨西哥的故事,值得我們所有人一讀。

去年十二月,滙豐銀行(HSBC)喊出「墨西哥勞力幾與中國一樣便宜」,引起《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注意,深入研究後,它寫:「幾年前,誰敢說墨西哥的製造業能挑戰中國,或許會被笑掉大牙,但二○一○年起,貿易、商界與經濟學家都開始接受這個不可能的事實了。」

早在二○○一年,墨西哥就比台灣早面臨製造業崩潰的考驗。

崛起:免關稅優勢大量出口美國,推升三大製造業

墨西哥製造業的崛起是機遇,與台灣當年受惠於PC架構從封閉式轉向開放式的好時機一般。一九九四年,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正式生效,挾著免關稅對美出口優勢,便宜勞工製造的汽車、紡織、電子三大產業推升出口力道,帶領墨西哥一年內走出本土型金融風暴危機,往後五年間經濟成長率維持在四%至六%。

緊鄰美國的保稅加工區(Maquiladora)成了製造業最主要的舞台:產出高占製造業總值四成、創造超過百萬個職缺、貢獻GDP近兩成;最風光的時候,墨西哥是對美成衣、汽車零組件出口第一大國。

路透(Reuters)直擊:美、墨的產銷模式讓荒鎮變綠洲,成為墨西哥商業致富的象徵。在這裡,全新卡車天天塞爆通往全國最大海港的公路;戴著牛仔帽的墨西哥人奢侈的拿出手機撥打國際電話,開口、閉口都是英語生意經。

衝擊:低價中國崛起一年間,經濟成長率從高峰轉負

不過,更廉價生產的中國威脅,也等在墨西哥眼前。「中國威脅論」占據媒體頭條,商界也憂心忡忡,外貿銀行總經理雷塔那(Hector Reyes Retana)就警告:「目前,中國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挑戰。它正以一種我們未曾見過的方式衝擊著各家公司。」

很快的,中國工資不及墨西哥一半的威力,瓦解了墨西哥製造特區的神話。工業部門、外銷產值雙雙衰退,紡織與汽車業者相繼撤守。二○○一年,墨西哥的經濟成長率就猛然從六%的高峰摔到負值,三年間更有超過八百間組裝廠關門、二十萬個工作流失,毒品與暴力在國內迅速壯大,成為經濟發展的毒瘤。

轉折:放手和開放不斥資救產業、鬆綁法規限制

面對正在消失中的產業,政府該緊握?還是放手?

二○○○年剛接任總統的福克斯(Vicente Fox)面臨巨大壓力,但這位創下全國經濟發展最快、失業率最低紀錄的前州長,選擇「放手」。

他不是放棄,而是更「開放」。

他沒有喊出政府要如何斥資救產業的口號,而是定調,既然失去的生產線都是低成本的電子與汽車零件組裝,那就先改革勞動法規,賦予雇主更大解聘不適任員工,改用高技術含量工程師的權限,輔以強化職業教育技能,以便爭取高附加價值的新產品線。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觀察,福克斯是墨西哥七十多年來第一位實現政黨輪替的總統,但執政黨未能取得過半國會席次,改革提議功敗垂成。儘管如此,至少政府減緩工資漲勢,落荒而逃的外資慢慢回流,例如,IBM加碼升級電子打字機廠房,轉型成高階筆電與記憶體廠。

墨西哥懂得不要太限制。是因為,過去墨西哥的汽車製造業,就吃過因為政府刻意保護,反而競爭力強不起來的虧。

一九六○年代,美國關上移民大門後,墨西哥只好自力創造就業機會,才在邊境蓋起加工特區,馬上吸引福特(Ford)、通用(GM)的汽車零組件工廠進駐。電子、紡織加工業也是在此時漸漸成形。

當初它只想保護本國就業機會,對外資持股限制重重,例如規定國產零組件不得少於六○%,而且禁止進口整車。雖然保護做法孵育了墨西哥的汽車製造業,但總是打不贏拉丁美洲的製造龍頭巴西,並不是巴西比較強,而是保護更重。

之後,它被一九八○年代初的外債問題逼著金融開放,總統薩利納斯(Carlos Salinas)將汽車零組件自製比率大降至最高三成,外資一舉湧入,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年,墨西哥汽車產量成長超過一倍,巴西反而因此停滯甚至倒退。NAFTA更是讓墨西哥挾著進口零關稅的優勢,一九九九年一舉越過巴西,成為全球第八大生產國。

然而,好日子在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急速惡化,猶如重演墨西哥報復巴西的戲碼。墨西哥明白自己得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解除更多限制才能繼續走下去。正如國際貨幣基金(IMF)在〈NAFTA是墨西哥經濟穩定的最大功臣〉報告中所說:開放,讓墨西哥有動力升級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廢除民間投資規定、實行透明稅收制度、活化勞動市場,都是關鍵。

現在:回頭威脅中國製造業再起,同時扶植出旅遊業

墨西哥沒有傾全國之力去跟中國拚低價製造,反而放寬限制的結果是:《金融時報》更看好墨西哥製造業後續的擴張能量,而且因為墨西哥人口中超過一半不到三十歲,大有本錢繼續擴張製造業。此外,兩地工資也因此從十年前的三倍差距降至今年的二九%,五年內還會比中國低。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認為,比起政治分裂的印度,推動開放改革的墨西哥威脅中國更大,不只因為更接近經濟正在復甦的美國,更因為年底將掌權的新總統潘尼亞尼托(Enrique Pena Nieto)承諾加大改革力道,從改革稅制、破除石油、電信、金融業壟斷、翻修《勞工法》等並行。

今日,墨西哥已有四十四個自由貿易夥伴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多,更是中國的兩倍。這個數字的力量有多大?墨西哥台灣貿易中心主任蔡明耀說,墨西哥從日本、韓國與歐洲進口零組件,加工生產後再海運賣去中國,都比在當地製造銷售還要便宜。「因為光是省去的關稅,負擔運輸成本就綽綽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在「放手」,不刻意要「救」產業的路上,還養出了可以吸納兩百萬就業人口的服務觀光業。

二○○一年初,製造業出現大量失業人口,福克斯破除非救製造業不可的思維,刻意將閒置的失業人口導向擴大內需市場,他特別集中火力在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小型民營企業,宣示在二○○六年卸任前,將投資共一百億美元改善基礎建設,如:專業英語機構培育導遊人才、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國際連鎖飯店設點、增設機場、航線、客機與鐵公路里程數。

今年十月中,墨西哥旅遊部發布工作報告,去年旅遊業產值超過一千一百五十億美元,占GDP逾九%,是第三大產業;訪客達二千三百四十萬,其中來自新興國家的遊客數激增四六%,主要是巴西、中國與俄羅斯。旅遊部長格娃拉(Gloria Guevara)強調,今年遊客數還會續創新高,二○一八年躋身全球五大旅遊目的地之列。

穩定的內需與開放,讓墨西哥今日製造業再起時,人力有更好的素質與能耐,發展創新,提升附加價值。

墨西哥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台灣,我們沒辦法控制外在環境演變,今日,一個貿易協定,甚至一個新產品趨勢,都可能動搖一個產業。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放寬限制,給所有人更多衝撞,找尋新路的可能。唯有放手,路,才能更寬。

【延伸閱讀】1分鐘看墨西哥人口:1.14億面積:約197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55倍GDP:1.15兆美元,全球排名13GDP結構:工業占32.6%(其中汽車製造占20%)、服務業占63.6%(其中旅遊業占9.5%)

【延伸閱讀】放手,讓墨西哥起死回生 ——墨西哥經濟成長率變化

1994年,墨幣貶值15%,催生本土型金融風暴2000年,因出口美國強勁,經濟成長率創19年新高2001年,中國加入WTO、美國911事件,重挫經濟2010年,受惠美元劇貶、中國工資驟升,出口成長3成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整理:邱碧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