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青」的印記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7/zMNDEzXzUwMDQzMQ.html

鄭崇華的辦公書櫃有個空間,專門用來擺放客戶送給他的年報,後來,當他整理書櫃裡的客戶年報時,很多公司陸續不見:20 世紀70年代的電視三大客戶RCA、Zenith、飛利浦,如今前兩家都已經消失,只有飛利浦繼續成長;80年代計算機三大客戶王安(WANG)、迪吉多 (Digital)、IBM,現在只剩下IBM,但是也已經不再從事PC業務了……

這就是台達集團所處產業環境,公司不得不時刻隨機應變,才能活下來。

鄭 崇華在其自傳《實在的力量》中如此表達他的如履薄冰,「早年自己跑業務,平均一年到美國不下10次,歐洲也至少3-4次,過去全球的各大電子展我都去參 加,發現每年參展的公司都不同,很多公司消失了……我常提醒自己要小心,經營者要洞察趨勢,速掌新機,勇於變革,不然就會消失在競爭的洪流中。」

至 少,台達集團是幸運的。第一個十年,公司逮住電視機市場的成長,年複合增長率達69%;第二個十年轉入PC零組件領域,尤其抓住電源供應器的新商機,營收 復合成長率為41%;第三個十年,台達將電源產品從台式PC發展到筆記本電腦、高階服務器、工業計算機以及通訊系統,年複合增長率為33%,待鄭崇華在 2012年「交棒」之時,台達已躍身為全球第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據說,全球每2台服務器和每3台PC電腦就有一台使用台達電源。

這一切看似云淡風輕,可是,身處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若沒有領導者的洞見、決斷與執行力,很難想像公司可以四十餘載波瀾不驚、持續成長。退休的鄭崇華和藹友善,言談中經常會開開玩笑,但心酸冷暖唯有自知。

鄭 崇華的青年時期,正是中國時局變動的關口,跟隨親戚來台,早年非常清貧,自稱是「窮小子」,笑談自己結婚用的西裝都是分期付款買的。台灣成功大學電機系畢 業後,在長達10年的時間中服務於航空工業及美商電子零組件製造公司,1971年以電視機零配件製造入手,白手起家,其商業歷程應和著台灣經濟騰飛和全球 產業轉移的節拍。從鄭崇華的自述中,也可感受到台灣創業一代的某種集體特質:堅韌、踏實、低調以及傳統道德品質的沿襲。

鄭崇華回憶說,台 達剛成立時,台灣的人工又便宜又多,很多農家女孩中學畢業後到出嫁前的幾年,都喜歡到電子工廠工作,賺錢補貼家用,也存點嫁妝,農村女孩習慣早睡早起,為 配合她們的作息,工廠都提早開工,且很喜歡加班。鄭本人就當時創業同仁給出的評價語是「踏實、能幹、負責又努力,而且道德高尚、為人正直」,他從商亦堅持 「學術派」風格,做生意不給回扣。後來島內勞動力市場改變,他感懷說,「本地勞動力數量開始減少,且工作勤奮程度大不如以前,年輕人都不喜歡製造業那麼辛 苦」。

鄭崇華個人自述「骨子裡是工程師性格」,不習慣宣揚自己,公司剛創立時,名片上甚至職銜都沒有,島內媒體將其評論為「最被低估的企 業家」,「低估」的緣由首先在於低調,現在之所以願意採訪,與台達推動B2C品牌有關。可是,「慎於言」的風格如舊,當台達現任董事長海英俊談及3D打印 技術、生產數字化、機器人等前衛話題,並略帶興奮地準備陳述台達關於自動化的計劃時,「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吧」,鄭崇華努努嘴說。

在執掌公 司的後期,鄭崇華一直致力於台達轉變為一家「綠色能源公司」,佈局了太陽能、LED等新興產業,其創立的「台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贊助了大量環保項目,島 內媒體冠以「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然而,就產業界而言,離休的鄭崇華正在逐漸遠去,他與許多同輩創業者的背影,或許也是台灣產業界一個時代終結的印 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