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企鵝】蟲蟲細語樂在其中

1 : GS(14)@2017-05-21 00:59:55

童書繪本可以多有趣?很多時候,優秀作品的水平真的可以超乎想像。  今次推介的《Du Iz Tak?》是2017年凱迪克獎的得獎作品,中文版叫《嘟伊答?》,作家是卡森.艾莉絲(Carson Ellis),作品以昆蟲做主角,大概你會說這不是甚麼新鮮事嘛!用昆蟲來當主人翁的童書真的多得很呢!《Du Iz Tak?》特別之處在於故事裏頭創造了一套昆蟲語,當中主角、配角就是以他們的語言對答,昆蟲語?完全不懂嘛!究竟搞甚麼鬼,看得明嗎?看着看着,心裏不期然產生一連串問號。我以為作家卡森.艾莉絲不是語言學家,至少也應該是個昆蟲學家吧,誰知道她只是個愛好園藝的設計師!書中那些昆蟲語是她個人憑空杜撰出來的。


作者以另類創作方式,讓孩子自行從昆蟲語演繹故事。

故事一開始,是兩隻小豆娘看着地上冒出的綠芽,相互開始討論起來:「嘟伊——答?」「麻——拿努。」跟着同樣的背景,今回出現了三隻小甲蟲,你一句我一口:「嘟伊——答?」「麻——椅巴——嘟伊——噗朗。」「答——馬——噗朗?」「麻——拿努。」整個故事就是由不同昆蟲對着小綠芽,發出一連串「咕嚕咕嚕」聲音。真的是一個字也看不懂,完全摸不着頭腦啊!我想既然花了錢買書,沒理由就此放棄,於是繞過那些令人頭痛的昆蟲語,自行推敲究竟他們是甚麼葫蘆究竟在賣甚麼藥。我可以根據蟲蟲的肢體動作、表情,還有他們的說話語氣,利用每句結尾的標點符號,猜到當中部份的意思。不信?你也不妨試試看,這最適合大人小孩代入不同昆蟲,模仿他們的語氣,化身蟲蟲劇場內的不同角色,再配上自創對白。作者說她之所以放棄人類的語言,是想讓讀者沉浸在圖畫書世界,藉着這創作方式讓孩子進入另一個世界,「雖然我們不會說昆蟲世界的語言,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學習,起碼可以弄懂它的意思。」在這過程中,由讀者自行演繹故事。昆蟲語自然變成一套說法,小朋友只要前後對照多念幾次,做出簡單的分類及歸納,就會不難明白當中的意思。如果最終還是參透不了昆蟲語,只要拿出書本摺頁內的對照卡,這就是答案啦。大人當然不要太早「開估」,要小孩多觀察畫面的細節變化,想像出昆蟲的表情、語氣用詞,用推理、解讀,這才是《Du Iz Tak?》的樂趣喔。走筆至此,你大概還是抱持懷疑態度吧!來,來,來,自己試一下,擔保你會樂在其中。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撰文:鄺穎萱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20/200266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