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米蘭專區
1 :
GS(14)@2017-03-30 11:05:12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38&issue=20170330
【明報專訊】近年中資頻頻併購海外球會,其中意大利傳統勁旅AC米蘭的收購案拖延數月,中資買家李勇鴻最終求助美國對冲基金Elliott填補資金缺口,《金融時報》報道,收購在4月中旬達成後,中資買家將在未來18個月內促使AC米蘭在香港上市,為Elliott提供套現的機會。
明報記者 武君
《華爾街日報》報道,Elliott Management周一和李勇鴻旗下投資公司Rossoneri Lux簽訂融資協議,向後者提供2.53億歐元(約21億港元)資金,其中1.8億歐元將用於收購AC米蘭,其餘將用於償還球隊債務及提供短期融資。Elliott回覆本報查詢稱不予評論。
中國外匯管制 交易一度停滯
李勇鴻旗下中歐體育去年8月向AC米蘭母公司、前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控股的Fininvest提出收購球隊99.93%股權,作價7.4億歐元,包括2.2億歐元債務,該估值等於AC米蘭收入的4倍,交易原計劃去年底完成。不過在繳付1億歐元保證金後,交易陷入停滯,中歐體育在去年底再次支付1億歐元保證金延長收購,但仍然沒有在3月3月的限期前完成收購。市傳因中國政府外匯管制,令資金無法出境,所以交易才一再推遲。
料下月完成收購 18個月內上市
峰迴路轉,3月26日有媒體接到Fininvest公告,稱李勇鴻旗下的投資公司Rossoneri Lux已經付清收購款項,交易將在4月14日正式完成,並指此前的收購主體中歐體育則宣告解散。意味李勇鴻轉而選擇由海外公司進行收購。
AC米蘭過去戰績輝煌,7次拿下歐洲盃冠軍,然而在過去6年沒有贏得一次主要賽事。根據母公司Fininvest年報,公司2015年錄得10萬歐元虧損,而2014年純利為990萬歐元,稅前利潤增長55%至2.4億歐元,截至2015年底負債為7.89億歐元,較2014年底稍微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歐洲足球俱樂部價格低殘,但概念受到國內追捧,市場估計李勇鴻收購海外球會,本來就是為了資本運作,拿來出售給基金,再等A股上市套利,只不過內地政府部門突然不支持中資海外併購球隊,以後在內地上市機會也不大,香港上市暫時是唯一的出路。
僅僅過去兩年,就有約10個球會被中資收購,涉資超過160億元。包括同屬意甲的國際米蘭被蘇寧集團收購70%股權,華人文化和中信資本入股英超曼城母企,復星國際(0656)則將狼隊收歸麾下。內地監管部門去年已經指出,將密切關注房地產、影視、娛樂業和體育俱樂部等領域不理性的對外投資。
2 :
GS(14)@2017-03-30 11:05:33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17&issue=20170330
【明報專訊】有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不少中資企業到海外收購,目前正醞釀回港上市潮,並視來港上市套現為理想地。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表示,現時中資企業海外併購的對象也包括中東及一帶一路國家的資產,手頭上的客戶以能源開發及基建類型為主,就經驗而言,他稱「符合國家政策方向」的收購,會較容易獲得發改委及外管局審批。
拆外地資產 料兩年後迎上市潮
他指出於海外併購繼而在港上市的業務,可以透過上市集資減低收購帶來的債務負擔。對比內地,香港作為資本充足的金融中心,「基本上你要集資幾多都並非問題,發債融資亦較容易。」所以這類公司都傾向將資產來港上市。
他又稱,目前中資客戶來港為項目發債的情況較多,並且已有具體時間表。而現時企業收購的海外資產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統籌管理及安排上市,相信屆時才會見到一波上市潮,而首批來港上市的中資外地資產將會在大半年內出現。
他指出,這些項目未必能符合主板上市的資格,「發展中國家法律體制不健全,項目風險較大,但相對上回報亦較高。」
不過,上月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提出的新板諮詢中,除了市場聚焦的同股不同權科網企業之外,亦有表示要吸引「未與本地監管機構簽訂諒解備忘錄地區的公司」來港,當中也有特別提到一帶一路企業,意味新板或可成為該類企業來港上市的契機。
收購對象多為未上市公司
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中資積極往外走,而林鴻恩稱收購目標多為未上市公司,但因內地銀行逐漸收緊審批相關貸款的關係,在英美等國家的收購未來可能會減少。另外,也有在港為保薦人的中資券商表示今年內會有內地企業將中東業務來港進行具規模的集資上市。
3 :
GS(14)@2017-03-30 11:05:51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88&issue=20170330
【明報專訊】目前已有多隻球會概念股在港上市,不過仍然沒有一家「純球隊」的上市公司。雖然港人愛看足球,但球會股卻沒有受到青睞,旗下球隊表現差之外,股價亦多淪為毫子股,更是賣殼味甚濃。
孫粗洪入主伯明翰 虧損擴大
擁有英冠伯明翰足球俱樂部的伯明翰環球(2309)老闆楊家誠入獄後,去年獲細價股殼王孫粗洪入主,惟中期虧損繼續擴大,過去一年股價暴跌74%。
而本來從事LED照明產品的德普科技(3823)兩年前購入法乙球隊索察,對公司業績毫無建樹之外,更要拖累開支增加,公司已發盈警預告去年虧損將增加,加上去年一度爆發股東押股遭斬倉事件,公司股價過去一年跌去93%。而創業板漢華服務(8193)收購英超侯城,亦被認為是炒作概念多過實際。
AC或成港首隻「純球隊」股
大部分歐洲上市的球會股,都是純球隊股,比如英國上市的阿仙奴和熱刺,而曼聯及車路士則已經除牌。至於內地還沒有一家純球隊股在A股上市,勉強算的話,恒大(3333)旗下恒大淘寶足球隊在新三板交易中心掛牌,不過球隊也是連年虧損,去年上半年虧損為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