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納民企難完全客觀
1 :
GS(14)@2017-03-22 00:29:23【本報訊】H指擬「換血」,恒指公司承認揀選民企難完全客觀。H指正就納入民企或紅籌進行市場諮詢,恒指公司指由於民企涉及難完全以客觀判斷的風險因素,因此新H指可能是繼恒指後,另一隻不完全由準則主導(rule driven)揀股的指數。基金界要求優化過程要有高透明度,並認為指數要有廣泛代表性,納入中概股是關鍵,但相信成事機會不大。
H指優化諮詢將在5月完成,8月公佈。根據恒指公司本月初公佈的建議,起初階段40隻成份股數目不變,最大總市值兩隻紅籌或民企,各佔指數9%至10%,假設將市值最大的10隻民企或紅籌納入H指,其金融比重可由目前71%降至低於50%,並會以「新經濟」公司平衡金融業集中度。是次諮詢,主要收集市場對民企紅籌的挑戰準則、比重及數目等意見。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接受本報訪問時形容,今次優化H指的諮詢,是繼2006年恒指納入H股諮詢後最大的檢討,並指想法已經過一段長時間醞釀,目的是要增加指數的代表性,暫時市場對優化H指回應均正面,並強調優化過程會以市場產生最少衝擊為大前提,因此「唔會急,會小量而循序漸進咁做」,傾向分階段並每次設比重上限,10%的比重不會一次性納入。不過,在2011年起港股接連爆發民企風暴,市場對民企質素有戒心。關永盛承認民企沒有國家背景,風險特質不同,但即使在波動性及財務表現等如何制定準則,亦難在揀股時做到完全客觀,「要有多一個空間去考慮」。另外,目前恒指與H指相同成份股的數目有9隻,倘H指納入民企,則騰訊(700)好大機會成為重磅股,意味屆時與恒指表現或會更接近。不過關永盛強調,恒指H指相關性雖然會越來越高,但兩指數定位截然不同,相信仍會各自有各的市場,他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基金籲納入中概股
基金界普遍贊成H指納入民企及紅籌,但強調指數要更具代表性,長遠要考慮納入中概股。霸菱香港中國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表示,目前大部份基金均以MSCI中國作為組合指標,因其中國經濟代表性較大,倘H指要爭一日長短,應做全面性改革,如大幅增加成份股數目及納入中概股。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亦指,中概股是一個missing puzzle(遺失的拼圖),但以H指以中港上市股票的定位,相信成事機會不大。時間表上,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即使重磅民企或紅籌首次只納入5%,亦會對市場造成大影響,他認為首輪「換血」過程至少分四次、需時一至兩年進行,才可將影響減到最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