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轉型海工:餡餅還是陷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7/zMNDE3XzQxNTgzMw.html

在為期一週的調研中,記者發現,無論是造船廠還是當地主管部門,都在為船廠尋求轉型與升級的途徑。

中遠船務集團算是其中走得比較早的企業。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蔣玉生介紹道,早在2006年修造船市場異常火爆的時候,中遠船務集團便將目光瞄準了當時還不太引人注意的海工裝備製造。

2008年中遠船務抓住國家調整振興船舶產業的政策機遇,逐步確立了該集團各所屬企業海工業務定位,形成以南通、大連中遠船務為主,舟山、廣東中遠船務為輔,配套企業參與局部工程的海工建造格局。

該年,中遠開始投入近40億元在啟東籌建海工基地,該基地總體規劃使用岸線2030米,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產。

明德重工則是一家以高端特種船舶建造為主導產品的船舶企業。經過8年的發展,該公司汽車滾裝船、不鏽鋼化學品船的手持訂單量均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但該公司董事長季風華透露,該公司也開始嘗試接一些小型海工船的訂單。

道達重工集團業務以建造30萬噸以下油輪、散貨船、重吊船為主,但是這兩年也開始涉足化學品船、LPG、海工產品、海上風電開發等。

江蘇船舶企業之所以集體轉向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其中一個原因與國家對海工產業的力推密切相關。

自去年以來,國家為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相繼出台了《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等一系列規劃,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

按照上述規劃,2015年,我國海工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以上。

而眼下,我國海工產業離這一目標還相當遙遠。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外高橋造船公司、大連船舶重工公司、南通中遠船務、中集來福士、上海船廠、招商局工業集團等多家企業共獲得18座(艘)海工裝備訂單,成交金額近50億美元(未含海工輔助船和工作船),約佔全球海工裝備成交額的10%。

可是海洋工程是否就像上述規劃所描述那樣,是個美好的大餅?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胡可一告訴記者,事實上這一行業的准入門檻更高,需要的資金更為龐大。

在胡可一看來,目前外界對海洋工程有認識上的錯誤,外界以為,如挖泥船、運輸船等海工輔助船和工程船也屬於海工領域,實際上,狹義的海工應該專指海洋工程平台。

這些海工工程平台通常造價極高,如一個Seavan650海工平台,造價6億美金,而一個海洋石油981號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其總造價也高達60億元人民幣。這些動輒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的平台,不僅需要製造企業有技術水平,還需要企業有很高的資金實力及融資能力。

除此以外,由於海工產品都是量身定製,並非標準化產品,這類平台建造本身還需要企業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製造能力。胡可一表示,造船廠如需轉型海工,一定要有重裝碼頭,需要把平台運出去。而一般造船廠則是使用船塢將船體浮出來,再運出去。

據悉,重裝碼頭的投資相當龐大。以中遠船務的海工基地投資為例,目前已經近40億的投資額,僅僅完成一期工程。如此投資體量,非一般造船廠能夠承受。

胡可一還透露,獲取海工訂單實際上非常困難,這一行比造船行業更講究既往業績。造船企業必須拿得出以往修建海工的業績經驗,方可接到新海工訂單。

蔣玉生坦承,當初中遠船務之所以能切入海工領域,是因為接到第一個海工訂單「SEVAN DRILLER」,與那時造船市場太過於火爆,挪威SEVAN MARINE公司幾度找不到船廠來修建該平台,而被中遠爭取到手。這一案例此後再難重現。

(高江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