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卡拉曼的催化事件 藍海投資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f5cb401010icx.html

 

藍海引言:有一種股票你 去看的時候其pb和pe都很低,pb低表示行業已經到底,pe低表示市場對其沒有預期。按道理應該剩下的就是上漲了,比如pb低到只有1倍以下了。沒什麼 退路,你驚喜的買入,以為能抽一口,但是這家股票的公司後面破產了或者說一直徘徊不上去,即便遇到牛市都只是和指數同步甚至落後指數。為何?

 

卡拉曼也許能給你解答!

 

 塞斯-卡拉曼:價值投資人不斷尋找催化事件。價值投資的重點,雖然在於買進價值低估的資產,但資產如何通過催化事件而實現大部分或全部根本價值,則是創造利潤的重要程序。

 

催化事件的性質未必相同。某些屬於「企業價值」的催化事件,另一些則屬於「股票」催化事件。雖然股票催化事件會驅動股票價格走高,但企業價值並不會因為該 事件而提升。由於股票催化事件並不影響企業價值,所以稱不上「真正的」催化事件,它所代表的變動或預期變動,只是市場一廂情願的感知。

潛在催化事件

   1、新的管理層或管理重點

   能夠持續發揮效力的事件,如:節約成本、企業重組、人事調整等。

   2、採用新的營運策略

   雖然這類變革往往很細微,不容易被外人察覺,但公司在整個產業的重新定位、產品調整等,經常會產生明確而重大的影響,可能創造長期持股價值。

   投資人嘗試尋找這類變動,必須清楚營運策略所要影響的對象。企業營運策略可能瞄準的對象,有各種不同的選擇。如在增加收入和增加獲利率之間取捨。

   企業的經營策略,其目的未必都是為了提高收入。如果把資本加速配置在報酬率較高的領域,也可能直接促經純益或現金流量成長。

   首先很多投資人會觀察投資策略對於整體資本成本的影響,籍以衡量報酬潛能。如果資本能夠配置到獲利較高的領域,而且又不至於造成資本成本增加,或變更企業的風險架構,當然是投資人樂於見到。

   3、採行新的產品策略

   企業經營的風險在於現金流量的風險。公司產品與服務的黏性,是影響現金流量的重要因素。所謂黏性,是指產品和服務吸引客戶重複上門的能力。客戶對產品的選 擇越多,企業經營與現金流量的風險也就越高,同時也會導致資本成本的提高,企業價值的下降。通常企業都是通過廣告手段達成這方面的目的。

   4、提升營運效率

   完成這項目標的方法很多,由提升企業文化,甚至變動營運程序。就此而言,價值投資人鎖定的目標,往往是特定產業內獲利偏弱的對象,因為這類企業最容易因為效率提升而蒙受利益。

   5、降低成本

   一般的成本減縮策略,除非不至於犧牲營業收益與未來成長能力,才是合理的潛在催化事件。

   企業價值可能存在於很多地方,例如,企業擁有的科技、專業人士、產品、訓練規劃等。事實上,刪減成本經常是企業經營者執行某些價值破壞決策的合理化或彌補工具。

   事實上,企業資源中,究竟哪些具備實質效益,哪些不能有實質貢獻,這方面的區別非常困難。「承諾越大,就越值得懷疑」。

   6、新的財務策略

   為了降低資本成本,企業經營者經常會改變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和股東權益比率,債務的成本遠低於股票,因為放款者承擔灑的風險低於股票持有人。可是,如果債務太多,往往會讓企業陷入財務困境。

   7、持續性降低稅率

價值投資人通常不相信稅率策略可以真正提升企業價值,可是,如果這些策略能夠長期生效,使得企業能夠把更多的現金保留給股東。

   8、減少流動資本,可以釋放現金

  非現金的流動資本,是非現金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非債務部分之間的差額,通常包括存貨,以及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之間的差額。

流動資本策略作為潛在催化事件,務必要評估企業減少流動資本,可能導致銷貨數量減少的風險。另外,也要分析企業採用的存貨管理系統,是否有助於流動資本策略的執行。

   9、減少資本投資而創造價值,這種策略未必有利

前提是企業能夠減少既有資產的資本支出淨額。公司所做的淨資本投資-資本支出扣減折舊費用之後的淨額-代表現金流出,將導致現金流量減少。這些現金流出通常是用來佈置未來的成長機會,並維修企業目前擁有的資產。

   10、買回庫藏股──最愛的催化劑

   某些情況下,一個催化劑事件會導致另一個催化劑事件。

   價值投資人視庫藏股買回為一種併購活動,價格必須正確。舉債買回自身股票,不只可以提升盈餘,甚至還可能提升股東權益回報率。

   11、部門轉化為獨立公司或股權分離,可能促使股價上漲

   部門轉化為獨立公司,是一種免稅交易,母公司把相關業務轉移到新的獨立公司,然後支付特殊股利給新公司股東。經過轉化後,新公司將是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其股東結構與母公司相同。

   在部門轉化為獨立公司之前,往往會先進行股權分離,這是一種相對小規模的公開上市行動。部門轉化為獨立公司與股權分離之間的差異,在於後者會幫母公司籌措資金,前者則否。

讓部門轉化為獨立企業,具有四個主要效益:1、企業得以重新調整營運重心,讓某些在策略上,營運上或財務上不符合母公司作業規範的部門,成立為新的公司。 2、母公司與新成立的獨立公司,其適用的價值評估架構可能存在顯著差異,對於這種情況,通常股東都贊成相關部門轉化為獨立企業。3、新成立的公司在新的架 構上也有機會創造持股價值。4、稅金效益。母公司與收受股東都沒有被課稅,雖然母公司取得出售資產的財務利益,另外,收受股東也沒有被課稅,雖然他們取得 股利收益。

   分割為獨立機構與轉化為獨立機構,情況非常類試,差別在於投資人對於前者必須選擇持有哪家公司,不能同時擁有母公司與新公司。如果投資人決定擁有新公司, 就必須把母公司股票交換為新公司股票。母公司之所以願意這麼做,情況類試於買回庫藏股。買回庫藏股是利用現金買回股票,此處則是利用新公司股票作為通貨, 「買回」母公司股票。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應該考慮母公司與新公司的素質、價值、價格,以及母公司提供的誘因。

   12、出售資產:出售資產只能創造一半價值,另一半在於如何運用這些資金。

   一般說,如果公司資產創造或可能創造的報酬,低於資本成本,通常肯能成為出售的標的資產。

   投資人可以計算相關資產所預期創造的現金流量現值,以此比較該資產出售的現金收入。

   13、死者的價值往往高於生者:完全或部分清算,經常是重要的催化劑

外部催化事件

   1、激進股東的積極活動

   2、產業合併活動

   因為這些活動將提供一些企業價值的衡量準則,在特定產業之內,合併活動究竟有多大影響力,取決於這類活動對於其他同業價值判斷的適用理由。

   企業合併的五大理由:經濟規模、多角化經營、舉債能力、稅收效益,以及封閉價值缺口或單純的金融投資。

   關於價值缺口,企業經常根據市場上呈現的某種價值缺口併購其他企業。所謂缺口,經常是指企業上市與非上市價值之間的差異。這種價值差異發生的原因,經常是質優資產遭到濫用或受市場誤解所造成。

   不擅長管理資產的企業,或資產結構太複雜而不容易被市場理解的企業,往往都是可能被併購的對象。

   很多證據顯示,多角化經營的企業,其股票將反映綜合企業的折價現象。另外,綜合企業所擁有的通常不是「最佳血統」的事業-而是由很多平凡單位構成的組織。

   公司擁有顯著的舉債能力,經常會成為被併購的對象。

   顯著的節稅效益,價值投資人應該特別留意折舊費用的處理,以及過去結轉的營業損失。這些項目有助於購併者的現金流量,因為適用稅率可以因此降低。

   3、時間:沉默的外部催化劑

   時間之所以能夠作為催化劑,前提是沒有發生不尋常的事件,而且暫時性利空事件的景氣循環或季節性形態非常明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