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好】追憶新界逝水年華 讀《粉嶺舊時月色》

1 : GS(14)@2016-09-17 17:43:53

【文化籽:讀書好】「青山原是我身邊伴,伴着白雲在我前,碧海是我的心中樂,與我風裏渡童年。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臉,又是誰令碧海也變,變作濁流滔天。」方中信、林嘉華、劉青雲及林家棟在電影《竊聽風雲3》中,突然吭起這首八十年代初無綫電視劇《風雲》仙杜拉唱的主題曲,這是編劇神來之筆,令這套電影一下子接上了三十年前最早揭露新界官商紳黑「合作」的寫實劇。我姨媽在粉嶺龍躍頭務農,六、七十年代由小學至中學這十年間,每年暑假就會在鄉村住上好一段時間,這段回憶一直無法遺忘,那時天未光起身割菜,一起拿去聯和墟出售,回來時才在附近「茶居」飲早茶,田間有很多番石榴樹,姨媽會專挑在「雀口」的才摘,因為雀仔識食,專啄甜度高的果實。最近因朱凱廸死亡恐嚇事件,我在自己節目中回顧英治新界歷史,提到我在粉嶺鄉村的生活,有粉嶺長大的聽眾朋友知道後,立即寄來一本叫《粉嶺舊時月色》的書。


逝水年華

這幾天我一直在看,實在感動,此書從沒有公開發行,作者張麗翔女士,新界粉嶺人,其作品可算是私人修編的粉嶺地方誌,作者以著史方式來追憶已消失的「粉嶺」,文字平實,沒有甚麼感懷傷逝。明末清初遺民,也是這樣去追憶消逝的江南。「如果你發覺你所愛的城市在失控,漸漸地失衡、失憶、失調,卻無可奈何的話,不必沮喪,你該慶幸自己還未失智,而你的心可是人間最後的一方淨土,那裏永遠有藍天、綠野、幽壑、雲泉、清風、明月……」。作者說出了其寫作緣起,我自己隨着時間過去,其實對粉嶺的回憶已經漸漸褪色,只留下幾個場景,因為粉嶺承載着歷史回憶的地點、建築物已被城市化巨輪輾成灰,那條鄉村已經消失變成公屋。


那些年的新界

張女士以史料、口頭傳說、舊照片及個人插畫、經歷,全部融成一體,沒有學究式語言,活靈活現當日粉嶺的美好。書本主要介紹粉嶺重要的村落、社區及人物,如安樂村、崇謙堂村、聯和墟及主要街道。安樂村是書中主角之一,因為這個建於1916年的鄉村,名人輩出,充滿故事,例如村內的「機園」,六十年代主人是個洋老婦,據說就是英國文豪蕭伯納的姪女,偶爾會有金髮少女陪老婦逛聯和墟,人稱Judy,二八年華,「捲曲的金髮襯托着白晳嬌嫩的臉蛋,讓人想起英國庭院裏金盞玉盤似的水仙;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漾着英國湖水的碧藍和明澈。鎮上幾個青年,一見這個標致的異族女孩,再也關不住心底的輕狂,吹了幾聲口哨,還合唱歐西流行曲的那一句"Judy, Judy, Judy, I Love You"。至於安樂村「瑞勝書室」,乃馮其綽創辦,他1890畢業於皇仁書院,但又受儒家思想影響,任職旗昌洋行買辦,是位儒商,書室後改為住家,足球明星郭家明就是居於此。村內最架勢是1920年建的「李園」,歐陸別墅風格,五、六十年代粵語片取景地,如張瑛、黃曼梨《慈母心》、白燕、吳楚帆《紫薇園的秋天》等。至於村內第一二四分段B主人,是師承清代浙東學派本地歷史學家羅香林,他在粉嶺崇謙堂領洗,成為基督徒,也是崇謙幼稚園校監,即使遷居港島,二十餘年間每星期日「必與妻到崇謙堂做禮拜,風雨不改。」羅妻朱倓女士是江浙藏書家朱希祖次女,1925年就讀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及北大研究所,「她面貌清秀端莊,形象優雅嫻靜,素色的棉布旗袍穿在嬌小的身體上,散發出中國傳統女性的含蓄韻味。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四年,在從謙學校任教。」民國儒商、西化知識分子、教會、傳統學人、慈善團體、農民、軍人,交織成新界粉嶺的歷史,一切已經失去,連歷史回憶也終將逝去,餘下失控、失衡、失憶、失調,以至失智的現實。感謝張麗翔女士,令我肯定自己對粉嶺四十年前的回憶,那是確確實實地存在過的一方淨土。



《粉領舊時月色》是一位在地粉嶺人修的當代地方誌。

作者安樂村李園的寫生作品。

作者手繪瑞勝書室平面圖。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6/197717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