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meigu.com/a/1325225373605.html
TechFrom科技源 9.29日,隨著亞馬遜 剛發佈iPad殺手級產品,Kindle Fire平板電腦價格不到iPad一半,亞馬遜這個隱形的帝國,正在漸現,也被人稱作是第四帝國,其他三個分別是 社交網絡 facebook,搜索引擎 google,蘋果apple。然後就是亞馬遜 Amazon。國外fabernovel 公司通過ppt 的形式,全面剖析了亞馬遜,湧動的帝國,共72頁,Techfrom分成2部分展示。
全面剖析亞馬遜:湧動的第四帝國(上) (後半部分)
數字巨人,亞馬遜帝國內部 Amazon.com: 街角的數字商店
你是否知道以下所有公司都屬於Amazon
你是否知道Amazon還從事以下業務?
•AmazonBasics: Amazon品牌的電子產品
•AmazonFresh:在西雅圖地區銷售並運送蔬菜水果
•AmazonStudios:在線社交電影工作室
•Amazon WarehouseDeals: 銷售折扣翻修商品
你是否知道Amazon是因特網歷史中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頭五年銷售收入(單位為10億美元)
你是否知道Amazon Web Services為以下網站提供支持
你是否知道Amazon巨大無比
•2011年1季度年增長38%,3倍於電商市場
•市值900億美元,2倍於ebay
•1億3千7百萬用戶,2倍於groupon
•3萬3千700名員工,15倍於facebook
•年收入340億美金,比google多16%
•因特網流量排名16,高於bing
•零售品牌排名第1,高於沃爾瑪
•12億美金,收購zappos
為什麼:一個願景
•早在1994年,Jeff Bezos就知道他可以創造一個沒有任何實體商業公司所受限制的零售網站
•「你可以創造一個不可能其他任何方式存在在線商店。你可以建立一個真正的提供幾乎無限選擇的超級市場,而顧客們喜歡這種廣闊的選擇」 – Jeff Bezos
願景由卓越的執行力和創新力實現
數字引擎:提供強大優勢來超過競爭對手的數字槓桿
•高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沒有實時數據
•緩慢創新過程
•覆蓋有限
•空間有限
•緩慢庫存周轉
•可忽略的可變成本
•實時優化
•A/B測試以及原型測試
•沒有物理界限,全世界覆蓋
•無限庫存和種類
•不斷進步的指標和優化
•Jeff Bezos逐個評估網絡帶來的優勢,並將它們做到極致
數字引擎#1:沒有限制
Amazon如何利用因特網的特有優勢培育出一個經典商業模型
沒有那麼大破壞性的模型:「向顧客銷售和運送貨物」
•Amazon十分瞭解傳統零售的秘方:低價,大量選擇,方便/客戶體驗
•「我想像不到10年後顧客會說,我非常喜歡Amazon,我希望它的價格可以再高一點」 – Jeff Bezos
Jeff Bezos的三個偉大想法
•數字化使無限庫存變得可行
•數字化提升客戶服務
•數字化允許高利潤,低價格
Amazon以書籍開始
•競爭:市場巨大而且分散。與密集的音樂行業不同,沒有競爭者有能力擠出新競爭者。
•產品:書籍並不需要被準確描述,它是通用並簡單的物品。
•搜索:搜索使得顧客在整個數據庫中輕鬆找書。Amazon持續出現在google搜索結果頁的第一位置。
Amazon需要迅速做大
•購買力量:做大能夠更好與供應商商議折扣。供應商不與我們合作會損失巨大。
•品牌與信任:信任難獲易失。在barnsandnoble.com之前建立起世界級的品牌。
•成本管理:顧客越多,高固定成本攤銷越小。因特網上可變成本可以忽略。
•著眼長期:「現在的市場份額等於以後的銷售收入」 – 網景創始人Marc Andreessen
建議數字化供應鏈
•從專家處挖人:沃爾瑪
•Amazon找來沃爾瑪員工:
–Richard Dalzell為首席信息官
–Jimmy Wright為首席物流官
•以上兩位在沃爾瑪負責:
–計算機化供應鏈
–供應與分校網絡
•沃爾瑪98年指控Amazon違反商業秘密法
無限的商品種類
綠色為書,音樂,DVD、視頻。藍色為其他
•97年3類,2010年16類
•10年來每年增加兩類新商品,Amazon佔美國電商市場三分之一。
案例:從書籍到音樂(1995-1998)
•與書籍不同,Amazon並不是第一個網上音樂銷售商。但是他們使用同樣的方法:
•低價:某些專輯折扣至30%
•多選擇:13萬歌曲,280種分曲風。
•方便:網上最有效的歌曲搜索(紐約時報評)
•120天內成為最大的網上音樂銷售商
•Amazon於2002年收購CDNow並開始運營他們的網站
建,買,合作:加速發展
•建:Amazon經常創建新的商品種類。 2011年5月,Amazon發佈MyHabit,而VentePrivee是市場領導者。
•買:在競爭成熟時,Amazon直接收購。2010年5億4千萬美金手收購Quidsi(尿片和肥皂)
•合作:在某些垂直市場,Amazon像第三方提供技術服務於電商專長。與Toys R Us合作網站。
•這樣的戰略使得Amazon擁有大量貨物種類。
案例:Amazon為什麼在2009年12億美金收購Zappos?
•Zappos 2009年銷售10億美元,1千1百50萬用戶,女性顧客佔69%。
•技術:優秀的供應鏈和物流管理(利用自動機器人和私有軟件)
•協同增效:卓越客服,2010年排名第一(有專門的twitter客服賬號)。獨一無二的以顧客為中心的文化,高技術員工。收購千10年佔據細分市場,09年97%銷售來源於服裝和鞋。
•收購Zappos以後,Amazon試圖吸引新客戶群(年輕女性)以及獲取核心知識。
良性循環
2 – 痴迷於客戶服務
•「要害怕我們的顧客,因為他們是最後掏錢的人。我們的競爭者永遠不會給我們送錢」 – Jeff Bezos
首先為顧客投資
•如果你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體驗,顧客會口口相傳。這是非常強大的。- Jeff Bezos
•以顧客為中心:我們從顧客開始倒序工作。Amazon所有的決策都是由客戶需要驅動,採用從底向上的方法。
•節儉:Amazon只為客戶在意的事花錢。節儉是公司DNA的一部分。Amazon持續削減成本。
•創新:我認為和其他限制不一樣,節儉會鼓勵創新。Amazon總是尋找簡單的方案來為顧客提供低價格。
•Amazon與顧客間創造了一個信任,溝通,和忠誠的關係。
數據和人驅動的客戶服務
•2009和2011,Amazon的客戶服務被評為第一。
•為什麼:
•1996。如果你在網上讓顧客不高興,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讓6000個朋友知道
•解決客戶問題;發現重發問題;跟蹤商戶行為
•電商裡,客服是唯一人對人的交互。
•如何做
•機器。我們90%的客服是通過電郵而不是電話
•人。所有員工包括CEO每兩年中花兩天回答顧客問題和幫助顧客。
以顧客為中心的創新:電子商務比商務簡單
•選擇:1995年,客戶評價;1997年,推薦與套餐;01年書籍預覽;03年書內搜索。
•訂貨:97年,一鍵購買
•收貨:2001年,配送跟蹤;2002年免運費
•Amazon是現在很多電商行業最佳實踐的創造者。
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做到更好
•用戶體驗:和google一樣,amazon一直創新來改善客戶體驗,讓他們更舒服。一鍵購物,免運費快遞,購物券。
•個人化商店:一對一營銷為顧客定製內容,幫助顧客發現新產品和提供唯一體驗。購買歷史;購買此商品顧客也購買了。。。
•信任:詳細和安全的購買過程,全程買家保護。Amazon贏得和保持顧客信任。「永遠可以從購物車裡移除」;「在Amazon購物很安全」。
•Amazon通過滿足顧客的各種隱性需求成為他們網上購物的第一選擇。
案例:一鍵訂購是最簡單的購物方式
•對話通道:通道的每一步都有丟失潛在顧客並造成放棄購物車的風險。
•對話優化:Amazon監控每一步來優化轉換率。這一策略現已成為行業標準。
•一鍵訂購:1997年申請專利,2000年許可給蘋果。允許跳過購物車,購物只需一步。增加Amazon的轉換率。
•通過一鍵訂購,Amazon將購物過程革命性的改變來提供極端的方便。
國際化:沒有界限
Amazon將美國的模型推廣到6個國家:
–英國 1998
–德國 1998
–法國 2000
–日本 2000
–加拿大 2002
–中國 2004
–意大利 2010
•每個分公司繼續先後增加商品類別。
•與沃爾瑪進入日本和德國的失敗相反,Amazon的國際拓展是成功的。
•圖表為Amazon國際國內銷售對比。
案例:移動設備使Amazon無處不在
•在家:完整體驗。購物主要渠道。在其他網站上為Amazon做廣告。
•無處不在(甚至是實體店)
–方便:利用AmazonPriceCheck進行條碼掃瞄比較購物
–娛樂:用Amazon Windowshop App來以新的方式瀏覽商品
–機會:Amazon Payments探索近距離通信技術來發展移動商務
•Amazon創造了整合與無縫的購物體驗。
除去稅和運費,Amazon的價格比競爭對手便宜得多
Amazon將終結以削本商品招攬顧客的策略
•3 – 高利潤,最低價格
物流,Amazon的秘方
•「這些東西你在網上看不到,但他們導致更好的購物體驗和更低的成本結構。」 – Jeff Bezos
•作為純電商,Amazon利用其數字優勢來優化供應鏈。
•顧客-》Amazon實時自動選擇最便宜的配送點,並根據其他客戶需求隨時重新優化。-》Amazon倉庫,大銷量商品存於所有配送中心,低銷量 商品少量存於一兩個配送中心;Amazon倉庫,易於移動的商品使用自動設備儲存,廣泛使用追蹤;第三方賣家,合適的時候,Amazon提供包裝讓賣家直 接配送,賣家採用Amazon同樣標準來增加利潤
數字化=現金流=低價格
•商品平均架上實踐:Bestbuy 70天,Amazon 33天。
•利用高正現金流,Amazon能夠將利潤最大化並且通過價格打倒其他競爭者
•1996年,B&N簽約American Online作為唯一網上銷售商
•1997年,Amazon對熱銷品降價40%,增加庫存至2百5十萬。
案例:長尾
•2000年Amazon發佈Marketplace,允許第三方賣家將商品在Amazon與其他商品一起銷售。
•現在Marketplace佔Amazon銷量33%,擁有全世界2百萬賣家。
•更好的庫存管理:Amazon利用第三方賣家 – 熱銷品存貨在Amazon,長尾商品由第三方賣家提供;自我完善,Amazon能夠迅速的發現新熱銷品,因為所有商品都在Amazon平台銷售。
•更低價格:賣家間的競爭以及銷售二手商品增強了Amazon的低價戰略
•10年前,專家們說Amazon影響自己的銷量一定是瘋了。但是這是一種低價提供長尾商品的方法。
財務利潤優化
•1995到2003,Amazon虧損達33億美元!
•1997上市;2000年,「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小型的盈利公司,但是建成的卻是一個大型不盈利的公司」;2003年開始盈利。
•Amazon 97年上市,承認只有股票市場才能提供所需的資金支持。
•不斷提高的商業指標使得投資者保持對Amazon的信任,對Amazon的發展功不可沒。
•圖為Amazon利潤,單位百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