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入世十年 家電業"皮實"成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2/2NNDE5XzM4NzQ2Ng.html

中國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發生在入世之後,國內家電企業與海外市場的聯動開始強化,中國由此成為家電製造大國。

十年前,中國家電行業銷售收入1700億元,2010年,這一數據為10400億元。

十年前,中國家電行業出口貿易69.29億美元,2010年,該數據為1500億美元。

十年前,美的剛剛實現年營收百億元,2010年,美的實現營收1150億元。

十年前,張近東稱蘇寧將在接下來三年開設1500家門店,被業界哂笑為天方夜譚;截至2010年年底,蘇寧擁有超過1500家門店,網絡覆蓋中國內地300多個城市及香港、日本,銷售規模超過1500億元。

「中國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發生在入世之後,國內企業與海外市場的聯動開始強化。」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對中國經濟時報說。

「皮實的孩子」

「入世之初,中國家電市場不到2000億元的規模曾經引發了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的擔憂,相對落後的技術、過於粗放的管理、較為滯後的營銷是否會讓中國家電行業在敞開國門後遭到海外知名企業的巨大衝擊呢?這樣的問題彼時一度成為了業內討論的焦點。」徐東生回憶。

「家電行業是中國製造業的領軍行業,我當時就覺得家電行業是一個很皮實的孩子,挺『經打』的,所以就採取了基本不保護的談判方針。」龍永圖撫今追昔:「沒料到中國家電業從一個很皮實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很爭氣的孩子,產值從5000多億一下搞到了1萬億。」

十年的變化,家電企業更是感受深切。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方洪波接受中國經濟時報採訪時稱,10年前時任美的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的他整天想 的是何時能上200萬台銷量;5年前,他跟部下及媒體常聊的是「今年空調品牌又要死掉一批」;如今,他考慮的是如何開拓海外市場,調整美的空調千萬台的產 銷結構。

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家電國內市場規模首破萬億元大關,全年國內家電銷售增速超18%,創下過去10年之最。不僅如此,中國家電行業內部也 形成了海爾、美的、格力、創維、格蘭仕等一批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高度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巨頭。其中,海爾在2004年就實現了銷售收入破千億元,美的也在 2010年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國美、蘇寧兩大家電連鎖企業亦發展壯大為擁有1500多家線下店面、銷售收入過千億元巨頭。在這些企業的示範下,目前 我國家電企業掀起一股進軍「千億」的熱潮,格蘭仕、志高明確提出了千億元發展目標。

「入世以來,中國與海外市場的聯動開始逐漸強化,在這十年間,中國家電產業通過規模化轉型、產品的技術升級,以及對全球消費者需求的快速瞭解和深度把控, 實現了從製造向創新的逐步升級,這是從原生態的兇猛成長向可持續的文明成長的進化。」中國家電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如是描述。

「硬傷」

「目前中國家電產品還存在結構性的硬傷,在全球市場更多承擔的是製造商的角色,在品牌輸出方面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家電業內諸多人士有此共識。

江蘇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新建向中國經濟時報表示,家電業國際化的關鍵是品牌建設,為有技術創新支撐的品牌輸出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中國家電產業的做強之夢才算真正實現。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則認為「中國家電行業的商業模式有待改變」。「家電業一直延續的產業鏈模式需向供應鏈模式轉變,家電製造業及流通業內的規模性企業 亟待建立真正的戰略聯盟。」孫為民強調,所謂世界級企業即是對產業中核心資源擁有配置權。中國家電行業中企業離此尚有距離。

入世十年來,中國家電行業呈現「白(白色家電)強黑(黑色家電)弱」的狀態也足以說明這一點。白電企業因掌握了相對的核心技術及對全產業鏈的掌控權,業績良好,過得相對「滋潤」。而彩電企業因核心面板技術的缺失,一直疲於奔命,在產業鏈的製造端掙點辛苦錢。

來自家電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冰箱壓縮機淨進口量為450萬台,2010年淨出口1100萬台;空調壓縮機2001年淨進口475萬 台,2010年淨出口1240萬台。「關鍵部件從淨進口轉變為淨出口,充分說明了中國白電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競爭力的提升,這些都為產業規模的提升起到促進 作用。」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說。

即便是境況較好的白電企業,也依然面臨「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土地、原材料、勞動力、電力等要素成本進一步上升,國內房地產政策調控,全球經濟環境不佳,出口下滑」等不利因素的挑戰,下一個十年如何發展,是中國家電業關注的話題。

「走下去」,「走出去」

針對中國家電業未來發展,國家專門出台了《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關於加快我國家用電器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宏觀指導政策,中國家電協會也出台 了促進我國家電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在眾多的規劃和意見中,如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搭建多元化抗震性的產業結構以及適應產能過剩時代的組織管理變革 等,被視為中國家電業未來發展最需要迫切解決的三大挑戰。

至於解決途徑,中國家電行業的普遍共識是,除了要在技術升級的前提下提升產品含金量,推動產業高端化轉型之外,還應當以更加多元化的產業佈局和市場開拓來 實現從「做大」向「做強」的轉變。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深挖內需,在鞏固和提升城市市場的含金量的同時,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拓展農村市場;二是更加堅定不移 地推進「走出去」戰略,以高技術附加值的創新產品在海外市場推進「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不僅不能錯過新興市場的高增長機會,還要加快對成熟的歐美市場的滲 透。

格蘭仕微波爐銷售公司總經理梁紅生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農村每百戶家庭的微波爐擁有率是16%,而在城市市場則高達98%,如果「十二五」期間提高到 50%,就是8000萬台,而當前我國微波爐的總產能才6000萬台。因此梁紅生表示,在整個「十二五」期間,格蘭仕將更加注重國內消費市場,特別是農村 市場。會打這個算盤的顯然不只有格蘭仕一家,事實上,在眾多中國家電巨頭的未來長期發展規劃中,農村市場都已經被放到了戰略核心的位置,未來十年,農村家 電市場的爭奪注定將會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焦點。

相對於農村市場,國際化擴張對於實現家電強國的目標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方洪波直言,「對中國家電製造企業來說,國際化已經是一個必須面對、必須接受的挑戰,也是著眼於全球市場的企業未來持續、穩健增長的必經途徑。」

對此,龍永圖提醒,「只有中國家電企業之間實現理性競爭,我們才能夠走向世界,而且以一個好的企業形象走向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