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教育中心:投資忌無計劃
1 :
GS(14)@2016-04-18 12:04:12【專訪】創業板癲炒、財技天天上演,但總有投資者接火棒。投資者教育中心(IEC)總經理李博衛(David Kneebone)坦言「我們沒法幫助所有人」,指香港市民投資致命傷在於缺乏計劃。面對投資者教育「政出多門」,李表示歡迎不同機構加入投資者教育行列,但籲各界共用一套準則。
IEC由證監會成立並資助,李博衛指「我們沒法幫助所有人」,市民每日接觸保險、強積金、樓按、信用卡等,若只照顧股民,「好比醫生只醫心臟,但我需要確定腦、肺、腎、肝通通健康」。
致力幫助長者及外傭
相比主動接觸專家的成熟投資者,李指IEC致力幫助理財需要被遺忘的群體,例如長者,甚至外籍家庭傭工,最近亦新設品牌「錢家有道」,以一家六口為背景,令市民容易代入生活中不同的理財情景。
IEC研究顯示只有14%香港成年人為退休訂立財務目標,李博衛指水平「令人困擾」,他指香港市民投資致命傷在於缺乏計劃,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越見迫切,他希望為退休訂立財務目標的人口水平可提升至40%。
IEC2014/15年度收取4,750萬元,按年雖升4.2%,但事實上證監會撥歸投資者教育的成本,卻下跌3.8%。李博衛坦言「不能長遠單靠證監會資助」,但他暫時對撥款水平「很安心」。投資者教育常被詬病政出多門,IEC角色模糊。李博衛表示歡迎各監管、私人機構(如銀行等)一同參與投資者教育工作,但前提是「希望所有人與我們共用同一套標準;說同一套語言對於教育效益很重要」。該共同標準,即IEC與教育學院合作制訂的「金融理財能力架構」,闡述不同階段的市民應該具備的金融理財能力。記者:黃翹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8/1957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