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交所叫停整頓 「分紅」制能否破局?

http://www.eeo.com.cn/2011/1125/216424.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肖君秀 實習記者 程大虎 11月23日,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原廣州嘉德)董事長李亦非透露,公司已建議廣州文交所在產品設計上實現對投資者「分紅」,以促進價值投資,抑制市場過度炒作,目前就此方案雙方正在進一步研談。

文交所瘋狂炒作的亂象將要得到切實整頓,11月18日,國務院下發《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將由證監會牽頭清理整頓包括文化藝術品交易等交易所。早在10月份,由於文交所炒作糾紛亂象至審批開辦叫停,一些新產品也被叫停。

「分紅」新模式

據李亦非介紹,「分紅」可以如此設計實現,如將一百件或者兩百件藝術品打成一個「資產包」證券化,投資期限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五年、十年、二十年,每一年拿出部分藝術品進行拍賣對投資者進行分紅。如五年期產品每一年變現20%的藝術品,十年則每年變現10%。

在李亦非看來,藝術品是「死」的東西,不像企業一樣可以分紅,所以導致投資者的短期炒作心理,而通過設計「分紅」之後,買這個份額投的人有了期望,因為有實際回報,「通過設計分紅,至少有投資的概念。」

11月初,廣州交易所集團董事長李正希也表示,廣州文交所將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文交所,擬採取特質資產份額化方案,將對不是幾位而是幾百位藝術名 家的藝術品打包進行交易。其認為產品發行與交易應該分開,應該有足夠多的交易量來平抑投機,「起碼整場交易要體現七分投資三分投機,嚴重脫離市場正常交易 是不可行的。」

那麼未來廣州文交所是否會採納「分紅」的創新舉措?「正在進行當中,可能會照著這個走。」李亦非謹慎地表述。

對於文交所出現的亂象——藝術品證券化後數月爆炒上漲至數十倍、甚至上漲千倍的神話,爾後又引發投資者的糾紛等,李亦非對此的評價是「買的人不懂,懂藝術的人不會買這種東西。這是給少數人利用了。」

「價值」投資藝術品

文交所陷入整頓,傳統的拍賣市場如何呢?實際上,秋拍的行情已大為降溫,一些高價的拍品也頻現流拍。在上半年行情還不錯的情況下下半年開始變化。那麼藝術品拍賣市場該隨機而變?

李亦非表示,華藝國際作了戰略上的調整,以中等價格的精品為主,「底價為500萬—3000萬的藝術大師的精品。」同時加大了對嶺南書畫的拍賣,其理由是廣東買家投資需求強勁,而嶺南書畫價值還處於低估。

據瞭解,華藝國際近日正在佈局冬季拍賣會,將於11月27日、28日在深圳進行巡展,拍賣的藏品包括黑澤明的20幅畫作、張大千的作品以及年份較久的紅酒拉菲和茅台等。

回首近幾年來的藝術品拍賣歷程,華藝國際副總裁、藝術總監王野夫如此概括,2002年至2005年推向了高潮,到2007年更加「高端」,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往下走,2010年又走向另外一個高峰。

2010年,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589億元,拍賣藝術品30萬件,成交23萬件,總成交率達75%,比2009年增長了177%。據國外數據統計,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排在世界第一。

但是,2011年秋季便透露出絲絲秋意,李亦非認為市場調整是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有高潮就有低潮,有低潮就必有高潮,「但是真正的好作品不 會貶值,就我做了18年的藝術品拍賣以來,真正好的作品在美術史上能定位的東西價格還是在往上走。某一個畫派、某個藝術家有幾個基金在炒作的價格是會下 來,因為沒人接盤嘛,就好像被炒高的創業板和概念股價會下來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