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影話:《哪一天我們會飛》我們只在中學會飛?

1 : GS(14)@2015-11-13 08:47:51

我也曾在九龍城看着一架飛得很低,差點連機上的人把臉貼在玻璃窗貪婪地看着當年被稱為最神奇的飛機場都看得到,驚嘆地怎麼會讓機場建在人煙稠密的地方,而且距離民居如此地接近。我在想,住在這裏的人每天受到這麼巨大的聲音,會不會吃不消?還是已經習慣了。而我後來聽到住在那裏的朋友總是說,很懷念那段日子。是嗎?當飛機飛過你家的上空時,聲音不會蓋過《大時代》的對白嗎?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對這部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都有代入感。我便沒有這樣美麗的學校生活。就像所有青春校園愛情電影,黃修平把夢想都放在夢想裏,即是說,不去面對現實,盡情地利用過去總是美好的,校園生活總是最快樂的,我們每一個的心中都想過自己會飛上天。夢想着一個好像每一人的人生都應該經過的欷歔而美麗的過去。這個夢黃修平實在發得很過癮,而且作為類型電影,他已經把這個類型的所有特點和吸引觀眾的方法都用上了,在簡單而細緻設計過的對白,以及必然要有一個漂亮可愛的青春少女,玩盡了這個類型,令人覺得導演不單在個別場面上拍得平實但精采,還控制了整個夢的,近乎潔癖般白的世界。懷舊電影的公式必然是過去的人生最值得懷念。楊千樺和林海峰這對夫妻,原來是打中學時便是一起飛過的,只是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乘坐的,向着盡頭的前方飛行的飛機,慢慢地降落了,不只不會飛,還很容易撞機。成年人的生活總是困在各種自己或身不由己所造成的鐵籠裏,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飛行的樂趣。《哪一天我們會飛》這句說話其實應該是過去式的,成年人無法再飛了,要找回飛翔的樂趣,只有回到校園內才可能,還是一種駕駛遙控飛機的那種模擬飛行。青春之愛總是純潔而朦朧的。因為就像本片一般把現實世界完全割斷,或者更嚴重地說排除出去,每一個角色無論是學生時期,還是長大成人後都只是扮演被設定的角色。尤其校園的年代,你看不到幾位主角的家庭,他們都沒有日常生活,只有經過漂白的夢。所以份外感人,份外美麗。撰文:仰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13/19370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