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東豪專欄:A股開車

1 : GS(14)@2012-11-06 00:32: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05/18057929
內地經濟如停不下來的火車頭,過去幾年以每年9%增幅向前衝,但股市卻跌個不停,近年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可跟歐豬國家相提並論。近期美股升至海嘯後新高,更加觸動內地投資者的神經,經濟和股市背道而馳,令內地人充滿疑惑和氣憤。
過去幾年,我差不多每年寫一篇關於內地經濟和股市背道而馳的文章,把數據更新一下,其他理據照舊,又寫一篇稿,呃稿費真容易。這幾年故事本質上沒變,不過一年前我曾有過猶疑,察覺刻下內地股市轉勢的可能性,過去一年多次泛起改變主意的念頭。一年前,發生的大事是,以改革內地股市為首要任務的郭樹清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一年過去了,內地人對郭樹清的改革大都感失望,因為股市仍在跌,但我覺得是時候改變主意。
應升不升 現象不尋常
憑一個人可以改變內地股市多年來累積的深層次問題嗎?我認為可以,因為內地股市應該要升,甚至應該爆升,它不升反而是不正常。經濟和股市背道而馳有可能出現,但如內地這樣長時間出現,兼且逐漸成為常態,屬不正常現象。亂了太長時間,內地由政府到上市公司到投資者都急想撥亂反正,願意付出某程度代價,需要的是一個有毅力的改革者,來領導這場改革。我認為郭樹清是理想人選,過去一年是他的熱身期,未來一段時間是發揮期。
內地股市深層次矛盾多不勝數,而深層次中的深層次,是政府干預過多,扭曲市場秩序,變成政策市。政策市是設計上的缺陷,不容易改變,很大程度反映內地經濟模式。不論本地或海外,投資者大都接受了政策市的特徵,懂得在政策市中自處,政策市本身不是問題所在,真正問題是,政策不利股市發展。即是說,假如政策利好股市,政策市不一定是壞事。
傳媒統計過,郭樹清上任,中證監共發佈逾150篇新聞稿,隔兩天一篇;共公佈逾70項新政策,傳媒曾以「四天一個新政」取笑他的改革速度。郭樹清的新政涉及加緊IPO審核、打擊炒新股、引進長線投資基金、改革退市制度、降低交易成本、鼓勵上市公司派股息、嚴查內幕交易等。
面對長期惡疾纏身的內地股市,郭樹清嘗試不同療法,是無可厚非。大家不要忘記,郭樹清雖然表面上得到中央支持,但他須應付強大利益集團阻力。視乎情況,這些既得利益者可能是國企和它的直屬政府部門,可能是跟企業有密切關係的地方政府,可能是權貴管理的私募基金,郭樹清須一時大刀闊斧,一時跟利益集團討價還價。
收緊審批 穩新股質素
所謂新政,其實可分開「供」和「求」兩方面。「供」是股票的供應渠道和供應監管。過去幾年,最為內地投資者詬病,是新股上市淪為炒賣樂園。內地IPO遊戲猶如香港千禧年科網狂潮,投行加大孖沙加傳媒發功,新股市盈率動輒40至50倍,上市時大炒一輪,上市首兩日新股股價再升,成交量大至發行股數轉手幾次,然後股價拾級而下,大部份新股在幾個月後跌破上市價。這個新股上市遊戲被視為利益集團的提款機。
中證監不應干涉新股定價,股票定價是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事,但中證監可收緊新股審批制度。這樣做雖然不能即時提高新股質素,但可以提高披露透明度。提高透明度未必能阻止投資者繼續追捧新股,因為他們可能根本不關心公司披露,但我覺得假以時日,提高透明度一定起到作用,就如香煙盒上的警告字眼。
推出煙盒上加警告字眼法例初期,大部份人估計煙民懶理,繼續食煙,但時間證明了煙盒上的骷髏骨和嚇人字眼的確有阻嚇作用。在一些國家,警告字眼佔煙盒面積越來越大,而且警告字眼越來越赤裸裸,例如「吸煙會殺人」。煙民假裝看不到,但遇上某日心情有異,或夜闌人靜,不小心看到這些字眼,甚麼事情也有可能發生。
嚴打內幕交易 禁操控
中證監在供應方面不停做工作,首先提升公司透明度,然後提升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認識,我認為一定有效用。重點是郭樹清要鍥而不捨,不怕阻力,明知過程是三步前兩步後,也要咬緊牙關賺這一步。這裡一步,那裡一步,加起來就等於改革。
「求」是指投資者需求,一件貨物質素多好,也需要有懂得欣賞這貨物的客戶。內地股市跌足五年,嚇退了不少投資者,現在仍留在市場,一是炒家,一是傷透了心的蟹民。郭樹清不少新政是提升投資者整體質素和推動投資者教育,如中證監網站說:「保護投資者利益是我們工作重中之重。」郭樹清運用其政治關係,安排內地政府管理的基金入市,增加市場穩定力量。再者,內地放寬海外基金參與內地股市的規例,希望引入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內地股市表面上已開放予海外投資者,但多年來參與程度近乎不存在,假如海外投資者真心願意參與內地股市,代表強而有力的質素保證。
過去內地股市被視為權貴的玩意,他們以不正當行為操控股市,至於監管者是無牙老虎,甚至有同流合污之嫌,投資者恨之入骨。根據《經濟學人》統計,2012年至今,中證監共進行180宗內幕交易調查,比去年同期升七成。中證監終於得到中國司法系統配合,逐步釐清內幕交易法規,郭樹清擁有武器對付大鱷。
為了進行投資者教育,郭樹清甚至擔任畢菲特的角色,公開呼籲投資者認識價值投資,多買藍籌股作長線投資。內地投資者把監管者的表現跟股市上落掛鈎,是不正確的,對監管者工作是一種誤解。然而,這種誤解存在多年,短期內扭轉並不容易,郭樹清將錯就錯,做股神角色,以多樣化手段提升投資者教育,是無計中的計。
郭樹清擔大旗 有睇頭
郭樹清未來一段時間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內地經濟放緩,內地企業業績受影響,股票投資質素難免下降,對正在康復的病人,這環境對優質企業的供應是一種挫折。經濟不好對投資者需求也有打擊,不過經濟是週期性問題,能捱過低潮,康復後上升的力度可以很大。
郭樹清接手的是一個爛透的攤子,股市估值已跌至頗低水平,現時A股市盈率約10倍,即使考慮到內地企業盈利質素和企業管治,這估值下跌空間始終有限。低估值的好處,是可以承受壞消息,內地股市改革不會一帆風順,每當遇阻力時,股市跌得不會太厲害,也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安慰。
做了一年,外界給郭樹清的評價好壞參半,視乎評價者對內地股市目光有多長遠。郭樹清證明了他不是碰壁便退縮的投機主義者,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作戰,改革重點是重建投資者信任,我已見到成效。看淡了內地股市這麼多年,我相信終於找到了煤礦中的金絲雀。我相信我將來不會再寫內地經濟和股市背道而馳的文章,老老實實賺稿費。
蔡東豪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