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自由教育

1 : GS(14)@2012-08-17 11:55: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7/16611962
昨日有線 Money Cafe的三個嘉賓:雷鼎鳴教授、周守仁神父和我,都是華仁舊生,講的題目,是自由教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這其實是個很古典的概念。雷教授覺得中文的繙譯,一直以來好像欠了點傳真;所以,他便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繙譯法。我想,這譯法是暫時最好的一個。
有人將自由教育跟通識( General Education)混為一談。通識,本意就是擴闊一個人的眼光,甚麼都多讀一點,最好就能有關聯正反合的思考。但我覺得,自由教育意義更深一層面;融會貫通,是最基本。更重要是,在邏輯、倫理和美學這三個方面,能貫徹得到所學。
邏輯和美學是甚麼,不難明。但倫理是甚麼卻比較陌生。一般德育科,教學生甚麼行為是好甚麼不好。倫理卻教人思考為甚麼一個行為是好。
抽象的概念,有實際用途嗎?大家又有沒有想過,為甚麼香港如此缺乏領袖精神?領袖,最緊要的條件,就是在不同的場合之下,有一定準則去判斷行事。技工填鴨式教育,正欠缺倫理教育。倫理教育不單是在課堂上,也在學生的生活中。倒模量產教育模式,倫理教育很難做得好。
華仁書院特點之一,就是由中一到中七都有倫理課。當然,正如之前所講,倫理教育不止在課堂,但由此可見耶穌會的教育宗旨,就是要培育能明辨是非的領袖。大陸說要出許多 Steve Jobs般,有頭腦,執著完美和敢於創新的人。關鍵不在於技能的培訓,而是有沒有既深且博的自由教育,培育出真正有解難能力的領袖。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