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銀行」的本土價值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0/zNMDcyXzM2NDEzNg.html

Michael Descheneaus(戴司南),這位硅谷銀行的CFO,毫不隱藏自己對中外合資Joint-Venture合資銀行的等待焦慮。

與浦發銀行合作的這家JV銀行,其風格沿襲硅谷銀行一貫的「科技銀行」定位:只投資早期的科技型企業。

從定位上來說,硅谷銀行所服務的市場——早期的創業融資領域,正是當下中國銀行市場上,大銀行們忽視的「死角」;從投資角度來講,也是中國VC、PE市場忽視的領域,在當下偏後期投資的PE投資潮中,早期投資、天使投資和種子投資,依然稀缺。

在 戴司南的講述中,硅谷銀行的一些做法,早已不是一家「銀行」了。傳統的銀行概念,銀行只是一個貸款機構,關注的關鍵詞是:風險控制、抵押、現金流。但戴司 南認為,在這些關鍵詞之外,在日後成立的 JV合資銀行中,硅谷銀行是一家可以提供增值服務的銀行。比如,硅谷銀行在硅谷投資的相關企業的經驗、技術、人才和視野上的跨國資源支持;而在對早期階段 投資的技術判斷上,硅谷銀行的經驗本身,對創業者就是一個支持。

戴司南介紹,硅谷銀行有自己專門的創業服務平台,對想來融資或者獲得硅谷銀行投資的創業者進行培訓。

這 聽上去更像是一個早期的天使投資機構所為,只是,沒有哪一個早期的天使投資基金,有硅谷銀行這樣的種子期投資經驗:與天使投資基金或VC基金相比,硅谷銀 行類似的中小創業公司客戶有一萬多家,服務網點和被投企業遍及世界各地;與銀行相比,從1993年以來,硅谷銀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是17.5%,遠高於同 期的美國銀行平均回報率。而且,其壞賬率非常低。

是的,這的確看起來挺美,但卻不是人人可以玩得起,對於大銀行來說,要徹底在觀念上轉型,還要具備早期VC投資人的眼力和經驗;對於VC來說,行業的擴張和網點的擴張都是不現實的。

即便是硅谷銀行本身,從1983年成立至今,也是幾經沉浮,看遍了科技領域的PC、軟件、互聯網、移動互聯等一波又一波的大潮。潮起潮落之中,有收益,投中了最早的思科,最早的Facebook,最早的Twitter,但也在.com的泡沫中沉溺過,亦有不少失敗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