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工廈變遷

1 : GS(14)@2011-01-08 16:31:04

2010-12-30 HT
  在起居飲食當中,居住問題永遠是香港人的夢魘。大型發展商建樓愈建愈豪,中低下階層如何能解決棲身之所?

  結果,工廈成為搶手貨。香港的藝術家一早進駐工廈,一解空間缺乏的痛苦,從畫廊、band 房到書室,一一出現在工廈的大小角落裏,為沉寂的工廈注入生命,堪稱是一股自然活化力量。

  工廈見證了香港製造業的光輝歲月,隨着廠家紛紛北上撤走後,工廠地區一片死氣沉沉,猶如久延殘喘的老人。難得有一批年輕人拿着結他、畫筆、書本為工廈帶來彩虹,這本來是一件美事。

  近年更有人把工廈改建成為套房,比市價低五成,成為低收入人士的「天堂」。當然,工廈變為各創意產業工作者的工作室還可以,如果成為變相住宅,則牽涉到安全防火問題,萬一有甚麼意外,後果堪虞。

  日前香港一電視台拍攝到工廈內的套房現況,加建的廚房門外放置了一大堆家庭雜物,煲煲鑊鑊東擺西擺,的確令人擔憂其安全措施。

  其實,空置的工廈變廉價住宅也無不可,只要能解決安全問題便是。既然香港土地短缺,為何不地盡其用?但有人卻指,這會衝擊住宅的租務市場。

  近年香港的租金升是不爭的事實。市區一個普通屋苑三百多呎單位,也要八千多元月租;套房的呎價更離譜。

  左看右看,在一幢舊樓間出多個套房,其實不比工廈那些變相套房安全。政府除指出這等套房的安全問題外,也必須承認因為香港的居住難題而催生了上述的情況。

  只要香港人的住房繼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形形色色的居住方式將會此起彼落出現,這就叫做市場的無形之手。

  香港人開口埋口表示要尊重這隻無形之手,到最後大家還不是為地產商的利益團團轉?

  究竟港府的活化工廈政策又是怎麼一回事?(二之一)
2 : GS(14)@2011-01-08 16:31:40

2010-12-31 HT
變相住宅   

  特區政府年前推出活化工廠政策,讓發展商低價收購工廈翻新,以滿足多種用途。發展商當然在商言商,有申請蓋酒店者,也有改建商場者。總之,一切皆從「利」字出發,不過,我們還可以研究一下,商業利益如何結合市場中弱勢社群的需要,以達至皆大歡喜。

  有人形容活化工廈目的雖以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但結果卻造成文化大迫遷。工廈翻一番之後,呎價也翻一番,令艱苦的文化人無力負擔。

  最近,我去看過一個活化了的工廈,搖身一變儼如服務式住宅。

  每個單位除了設有獨立洗手間和淋浴設備外,還有會所,會所裏有游泳池、健身室、桑拿室和餐廳,二十四小時保安出入。

  每個五六百呎的單位售價在一百萬元上下,聽聞有業主和租客索性以住宅居住,發展商標榜「工作生活一體化」。

  細想之下,這或許真的能滿足市場一部分人的需要。

  老實說,近年工作形態不斷改變,自由職業(freelancing)逐漸流行,特別是文化工作,靠接項目為生的個體戶成為趨勢。例如設計、繙譯、資訊科技、寫作等等,大多可以在家中工作。

  Home office(家中辦公室)是這個世代工作的新方式。在外國,home office 絕對可行,人家房屋大,在家中工作更可免卻開車上下班,節省時間和能量,甚為環保。

  可是,在香港,不少人居住在斗室,與家人同住,有小孩又有老人家, work from home 幾乎沒有可能。

  在外租用商業大廈單位?租金很貴啊!住宅單位更不用想。但又不想在缺乏安全加上殘破的工廈工作,上述活化了的工廈的確是個選擇。

  要知道,文化工作很難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有時一趕工便日夜顛倒,能在單位過夜最好。當然,政府要管制不能濫用。(二之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