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坐上火箭的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6/165853.shtml

坐上火箭的人
42章經42章經

坐上火箭的人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坐上自己的火箭。

來源 | 42章經

我還記得小時候歷史課上,當老師講到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大意是:某件歷史運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所以哪怕今天沒有陳勝吳廣,明天也會有吳勝陳廣。

那個時候,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麽可以把人作為個體的作用這麽弱化,難道歷史上的所有英雄都是無意義的?

後來,在工作的這些年里,我不斷地分析邏輯與趨勢,希望從歷史中收獲對未來的預判,從事實中找到底層世界的運作法則。

比如,我在之前的文章 為什麽“持續賭小概率事件”的人才能成功?中曾經提到過我做的一個研究,其實這個研究很簡單:

我選擇了一些在當今市場上有絕對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研究他們創始人年齡與公司成立年齡之間的關系。

結果發現,創始人年齡差距很大,沒有太多規律,而公司成立時間卻是能給人帶來一些啟發的。

你們猜:

網易、騰訊、攜程、盛大、阿里巴巴、百度等這些傳統巨頭是哪年成立的?

小米、美團、蘑菇街、陌陌、今日頭條、滴滴等這些新興巨頭又是哪年成立的?

答案是,上面一排的公司,都是 97 年到 2000 年之間成立的,而下面一排公司都是 2010 年到 2012 年之間成立的。

很明顯,上面一排代表了互聯網,而下面一排代表了移動互聯網。

所以,不得不說,外部環境的重要性是要高於自身能力與努力的。

或者換一種更主動積極的說法吧:

一個人對外部環境的辨別能力(尤其是對轉捩點的判斷能力),所帶來的各種“選擇”,大多時候是要比努力更重要的。

我想這大概就是成功人士大都把成績歸根於運氣的原因吧。

對於一個人的短暫壽命來說,某件突發事件可能是至關重要的轉捩點,但在歷史長河中,某個個體所能做的只是讓一件事早一點發生或晚一點發生,但該發生的就遲早會發生。

所以,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

第一,人一輩子到底能遇到幾次轉捩點的機會?

第二,如何預判轉捩點與其背後的機會?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從個體來講,高考、找工作、選擇配偶等都是轉捩點的機會,但從更廣大的外部環境來說呢?

我時常在想,如果我早出生幾年,就會早入行幾年,就能趕上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階段,那麽也許職業發展到現在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那麽比如你是一個比我入行還晚的人怎麽辦呢?如果你已經完美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高峰機遇,那這輩子是否還能有下一次機會呢?

何況,絕大多數人都會浪費上天給的第一個機會,這是一個練手與積累經驗的過程,是為了第二個機會做準備用的。

所以我曾經寫過一段話,說人生其實就是在等一個機會,而在這個機會來臨前,要預先做好各種準備,不管是人脈資源、金錢積累還是個人能力等等。

那人一輩子到底能遇到幾次轉捩點的機會?

在這里,有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人生發財靠康波”。

康波指的是一個姓康的俄羅斯經濟學家所提出的經濟學波動理論。

他研究發現,每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基本都是 50 年左右長短,而在這 50 年之中存在 4 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回升。

微信圖片_20171106125909

世界經濟史上的五輪康波

其實按照這個理論,基本就是說每個大的經濟周期是來自於幾次大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大概持續 50 年的長短,所以每個人一輩子最多能經歷一點幾個大的經濟周期。

微信圖片_20171106125921

但是,從上圖又可以看出來,在同一個大周期內,也會有數次不大不小的周期性機會,比如同屬信息革命中,就會有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兩件事。

所以,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

每個人一輩子大概可以碰到的大周期就是一兩個,而可以利用的大機會就是三四個。大多數人會在十多歲或二十多歲的時候錯過或浪費第一個機會,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抓住第二個機會,而在四十多歲、甚至更晚的時候還有心奮鬥且還有余力的已經很少了。

所以,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就是有一次練手的機會,和一次把握的機會,都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

而且,這並不和五十年長度的康波理論矛盾。比如為什麽 BAT 大而不倒,為什麽現在的新崛起的公司背後都是 BAT 的影子?就是因為 BAT 才真正抓住了康波機會的起勢,而後面的人只能抓其後的小機會。

那麽,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再來看第二點,如何預判轉捩點與其背後的機會?

首先,轉捩點什麽時候出現是否可預測?

這就好像在問說,能不能判斷科技創新的時間節點一樣,我覺得是很難的。

但好在,科技創新與實際的應用之間還存在了一定的 gap,所以就像 Benchmark 合夥人 Matt Cohler 所說的:

My job is not to predict the future, it's to notice the present first.

我的工作不是預測未來,是最早的感知當下。

所以,就好比雖然智能手機是 2007 年就開始出現,但每個人都可以有兩三年的觀察和反應的時間,就算 2010 年開始進入還是算非常早的。

那麽轉捩點出現後,背後的機會是否可預測?這個我覺得可以。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話: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often rhyme.

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押韻。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為什麽這句話講得通呢?

因為一切的市場行為都是圍繞需求發展,而需求是紮根在人內心的、不會被重新創造的。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被不斷重塑的只是針對統一底層需求的新的解決方案而已。

於是,只要不斷地觀察之前幾次科技革命所帶來的發展歷史和結果,並且不斷洞悉人們的底層需求,就能對未來的科技發展起到一定的預判作用。

比如下方是我之前引用過的汪華、王興所做的圖。這些就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是下一次科技革命來了以後,照樣可以用來做參考的。

微信圖片_20171106125936

汪華在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很準確的預測了應用場景的走向。任何科技興起後,都會從基礎工具、到娛樂、再到本地商務。

微信圖片_20171106125947

王興依靠四縱三橫的模型不斷尋找到創業機會,並且最後補充了物聯網維度,把模型升級到了四縱四橫,而 ofo、Mobike 和現在的各種新零售,都是可以歸結於其中的。

再比如,下圖就解釋了每一個革新性的硬件平臺出現之後,市場會如何發展。

從中間的黑色圓形代表的新興硬件平臺算起,市場的發展順序是從平臺級軟件應用(如微信、Facebook),發展到主要應用(手機中日常會經常使用的十多個 APP),再到細分市場(如各種垂直社區和應用等等)。

所以說,通過以上的模型,還是有一定的套路可以預測轉捩點的出現與其背後的機會的。

而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背後的原理性的判斷法則,我也強烈推薦你閱讀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怎樣的創業公司才能突破重圍?(也許叫《科技的反稀缺性》更貼近文章內容)

這篇文章中講了 Gartner 曲線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可以呼應所謂的康波的四個周期的產生原因了。

所以,看到這里希望你能明白,其實人這一輩子就靠那麽一兩次結構性機會,而判斷結構性機會也是有套路可循,關鍵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得住。

就像那句至理名言所講的:

“如果火箭上有個位置,你要做的是趕緊跳上去,而不是計較位置好壞。”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坐上自己的火箭。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