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專題向氏兄弟股壇賽跑 方逸華「水」向太

2000-7-13  NM




▲向華勝的構思是利用數碼世紀網絡開拓大陸有線電視寬頻業務,以躋身科技熱潮中。

  港產片《孤男寡女》近期上畫走勢凌厲,兩星期創出二千萬元的票房紀錄,出品人是向華強,發行商是他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國星。

  十二年前,弟弟向華勝在電影界的鋒頭,較哥哥華強更負盛名。兩兄弟本來以「永盛」品牌,在電影業合作無間,但九三年因意見相左分道揚鑣,其中華勝退出影壇轉行炒股,而華強則創立中國星繼續拍電影,公司並於九六年借殼上市。

  估不到七年後,兩兄弟再次在股壇爭雄。中國星自向華強「坐正」主席後動作多多,並於今年趁市旺兩度在股市集資五億二千萬元。而不甘寂寞的向華勝,去年 亦以注入資產借殼上市,取得盈盛數碼世紀的控制權,然而注資計劃屢屢受阻。論公司表現,中國星先勝一籌,而且向華強與邵逸夫關係較前明顯。

 

  上週五,中國星趁股市壯旺時,即時發行三億四千萬份認股權,每份七仙半,在市場集資二千五百萬元。其實早於今年二月份網股大熱時,中國星亦是趁市旺, 以每股一元半配股集資四億二千萬,連同早前配售予名媛寶詠琴新股,集得的七千七百萬,中國星半年內成功「抽水」五億二千萬,令公司水頭十足。

  中國星趁早集資,原來是投資計劃多籮籮。早前,中國星宣佈與香港 Yahoo! 合作,八月份在 Yahoo! 網址推出免費網上電影。上月尾,中國星宣佈,以三億元代價,三年內出售一百部新拍電影的獨家播映權予衛視,而衛視剛獲得政府發出的收費電視牌照,預計於明 年啟播。

  另外,政府剛公佈批出一幅位於將軍澳工業的「香港影城」地皮,發展財團由邵氏率領,中國星便佔其中百分之五權益。

▲向華強(左)與弟弟向華勝九二年時的照片,二人儼如 孖 公仔出席公開場合。

大屋印證人脈關係

  原來,向華強夫婦與影城大亨邵逸夫的交情不止於此。

  去年八月,向華強夫婦搬進九龍塘剛重建完成的二萬呎獨立大屋。據土地註冊署資料顯示,邵逸夫太太方逸華持有的私人公司,原來在九七年曾借予陳明英三百 八十萬美元(約三千萬港元)貸款,年息十一釐,並以此大屋作抵押;九九年還款後,方逸華再借二百五十萬美元(約二千萬港元),支持向太。

  而大屋的業主,是陳明英與江湖友好張人龍之子——張德熙,於九三年聯名購入,並無按揭而且一次過付款二千二百多萬元。而張德熙亦住在劍橋道大宅,張、向兩家成為鄰居。

  至於張德熙,又與友聯建材執行董事蕭若元關係密切。九八年三月,張德熙以向氏大屋一半權益作抵押,向蕭若元的友聯建材貸款六百萬元,江湖友好互相照應。

  由向華強夫婦弗的中國星,一直未有停止電影製作及發行,單是去年便發行了十三套電影。而由向華強投資的電視連續劇《縱橫四海》,去年在亞洲電視啟播時更引起哄動,收視率勁升。

  中國星上市初期,向華強顧慮自己向家在港的幫會背景,而不敢貿然坐上公司主席寶座,由太太陳明英坐上。他連自己能否做執行董事的信心亦不足,最後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在沒有人反對下通過申請,他才舒了口氣。

  三年後萬事俱備時,向華強於去年正式出任主席,太太變為副手,中國星的投資動作亦轉趨積極,而且均與電影業務有關。今年初股價更被炒上兩元的高水位,可惜股價無以為繼,近日長期徘徊在三、四毫。

 

向氏兄弟比較  向華強向華勝 年齡 52 歲 48 歲 婚姻狀況已婚,太太陳明英女友是 25 歲女星張玉珊 所持上市公司職 銜中國星集團主席盈盛數碼世紀大股東 公司市值 $6.6 億 $10.66 億 持有股份市值 $1.9 億(與太太共持 28% ) $3.1 億(持有 29.4% ) 公司 99 年度業績表現賺 $770 萬(虧損 $1.4 億) 住址九龍塘大宅( 93 年 $2,289 萬購入)市值 $1.5 億( 93 年以 570 萬購入)租住覺士道 1 號單位 私人物業尖沙咀金巴利大廈共四個單位 / 賬面身家 $3.457 億 $3.1 億

 

▲今年二月,中國星與 Yahoo !建立夥伴關係刺激股價上升。

進軍股壇 笑話連篇

  於九三年後與哥哥在電影圈「話別」的向華勝,一直在股壇打滾,曾與上市公司東龍大股東時有往來,其間輸贏均大上大落,並於九七年股災後偃旗息鼓。然而好勝的他,傷愈後躍躍欲試,不想長期退居幕後,今次是想打正旗號做幕前大股東。

  去年九月,他以注入資產形式,借殼寶詠琴前度男友蕭永豐的安利士,改名中國盛業。他注入的私人資產,包括六百部永盛電影版權、台灣廣告公司、以及寬頻媒體業務,全部作價兩億,以換回兩成九的控制性股權。作為大股東的向華勝,卻沒有要求公司委予任何職銜。

  與哥哥不同之處,是向華勝做事一向心急,只爭朝夕。借殼上市後一個月,他便急於將私人投資的「數碼世紀網絡」,注入上市公司,但作價竟高達二百億元!所謂「數碼世紀網絡」,只是一項在大陸發展中的寬頻技術,證監會以需時審查估值報告為由,而延長對中國盛業的停牌時間,即時令炒作中的公司股份遭「凍結」,市場 庄 家紛紛扮蟹。

  去年十月八日,竟然有「股民」操上證監會「踢竇」,要求將中國盛業復牌,弄得滿城風雨,成為中區金融圈笑談。最後公司被迫取消收購數碼世紀網絡交易,股份才可以復牌。

▲位於窩打老道的向氏大宅,是方逸華借錢予向太的抵押品。

利好消息 全部泡湯

  向華勝入股中國盛業後,正值網股熱潮,今年二月份高峰期,中國盛業股價曾高見六元,也就是該公司不斷發放消息,計劃開拓國內有線電視業務之時,然而有關利好消息,往往有戲劇性的結局。

  例如中國盛業與寶柏集團,均不約而同向外聲稱,擁有四川有線電視網絡經營權,雙方爭持不下。卒之由四川省電視廳公佈,其實兩家公司都沒有,皆因外資公 司不可擁有電視網絡經營權,中國盛業旗下的永盛集團,只是「獨家」把四川省內縣市的電視網絡,改為寬頻網絡。到六月一日,中國盛業正式宣佈放棄對四川有線 電視寬頻的投資;四天後,連公司都改名為盈盛數碼世紀。向華勝搞上市,看來不及哥哥「高招」和實際。

  其實早於八八年,向華勝與哥哥向華強合作開辦「永盛」,並旋即成為港產片霸主,佔本港票房收入五分之一。兩兄弟不單同撈同 煲 ,且同住在尖沙咀覺士道一號的租住物業。其後由於錢銀關係,加上向華強太太陳明英想分家,兩兄弟於是協議分手,向華強夫婦成立永盛娛樂,繼續電影製作,翌 年更成立中國星,自此成為兩夫婦的上市旗艦。

  而弟弟向華勝,近期與影星張玉珊結婚傳言甚囂塵上,常在娛樂版見報。

  向華強多年努力,銳意洗刷家族幫會背景,以「正當商人」形象示人;然而弟弟向華勝,至今不離霸氣本色,兩人表現已見距離。

撰文:黃麗裳 圖片:吳文正 資料:黃翠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