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3月6日),兩市整體呈現深強滬弱的走勢,大盤在上午小幅沖高,受到5日線壓制,全天圍繞3230點窄幅震蕩。而創業板在早盤半小時急速拉升,全天在高位徘徊。昨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人工智能、鋰電池、債轉股等題材,今天都有所表現,因而創業板小票明顯要強於主板。
盤面上,行業板塊幾乎全線翻紅,家電、煤炭、裝修行業等領漲兩市;僅有工程建設、保險、銀行、兩桶油等少數板塊翻綠。
在概念板塊中,人工智能是最大的熱點,板塊內科大智能(300222.SZ)、賽為智能(300044.SZ)等兩股漲停;次新股也是熱度不減,德創環保(603177.SH)、高斯貝爾(002848.SZ)開板後回封,另有榮泰健康(603579.SH)、星網宇達(002829.SZ)等五只個股封板。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17億元;深股通凈流入6.87億元。另外,周一央行公開市場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300億元,公開市場已經連續8日維持資金凈回籠的態勢。
分析認為,春節之後A股展開了一波反彈,但是在大盤逼近前期反彈高點3300點時,出現較大壓力,並表現出一定的調整。現在美股已經創了歷史新高,而且還在不斷升高,而港股開年以來漲幅也很大,下一步就會傳導到A股,雖然反應滯後,但A股的補漲需求非常強烈。同時,“兩會”傳遞穩中求進信號,基本面回暖也在進行中。
機構觀點:
關於後市,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兩會助推紅旗招展,重視景氣向上的績優股。兩會將繼續助推板塊,當前重點關註軍工、一帶一路、國改以及大氣汙染治理等板塊的投資機會。風險偏好對“紅包行情”的推動已經進入後半段,內生增長穩定、現金流充裕的成熟期價值股具備補漲的投資機會,首推醫藥和銀行。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針對2017政府工作報告發布研報,指出下面應該重點關註的一些方面。
1、供給側改革,煤鋼繼續,火電異軍突起
煤炭鋼鐵方面,去年全年去產能進展是鋼鐵6500萬噸,煤炭2.9億萬噸,超額完成指標。但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推動供給側“三去一降一補”實質性進展,加上年底啟動督查組、打擊地條鋼等一系列事件,表明政策面對去產能的真相存疑,推進的決心也很堅定。楊偉民說“中國在鋼鐵和煤炭中存在極大的過剩產能”,所以繼續做工作,今年的及格線是鋼鐵5000萬噸,煤炭1.5億噸,整體符合預期。
但是這次對火電改革的表述太搶眼了。報告說“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數據上看,根據《2016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煤電(煤電為火電主體)2016年裝機容量9.4萬千瓦,發電量3.9萬億千瓦時,所以相當於今年要砍掉5.3%的煤電產能,相比於十三五規劃里的5年2000萬瓦也是超預期的推進。從火電行業現狀來看,2016年我國火電機組的小時利用率為4165小時,繼續負增長,連續第二年低於4500小時的紅線;投資數據卻在14/15兩年拔高,如果考慮火電開工到建設周期,在不實施調控的情況下,今年的裝機容量很可能會有大幅的上升。所幸政策攔得及時,如果去產能順利推進,火電廠效益很可能在今年實現大周期意義上的觸底回升。
另外在去產能工作的重點上,延續前幾天那場歷史性的中央財經小組會議(當次會議討論了四大關鍵問題)的思路,仍然強調“僵屍企業”的處置。在針對計劃還是針對市場的問題上,這次報告明確了是“市場化法治化”;具體辦法上延續此前,即通過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配套措施去除低端產能。
2、金融去杠桿,清理資產負債表
供給側改革加上去杠桿才是組合拳,因為前者改善現金流量表,後者清理資產負債表。
原文說“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逐步將企業負債降到合理水平”,表述上整體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但註意兩個細小差別。一是多了句“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二是在強化企業財務杠桿約束的時候特別提了國有企業。
這里再提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對於理解中央做供給側改革的初衷有很大的幫助。總理2014年就提出要盤活存量,但是過去兩年中進展差強人意。因為這些存量對應的行業、企業長期在水面之下運行,一年虧大幾千億,這樣的資產在金融中是沒有價格,怎麽盤也盤不活,就是僵屍資產,僵屍資產又尤其集中在國有部門。所以中央做去產能、處置僵屍企業,使這些行業財務狀況回暖、現金流改善,最終優化商業金融系統的資產負債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收緊貨幣政策,也是在為去杠桿營造環境。
盤活存量意味著證券化,意味著債轉股,隨著三會監管協調進一步改善,資產負債表清理大概率會成為下半年的焦點和熱點。
3、房地產:因城施策下的進一步細化
房地產相關的表述上,“因城施策去庫存”的提法同去年,同時新增房價調控相關內容,但是沒有太多超出此前幾次重要會議的東西。這里僅提醒關註兩點。第一,這次對“因城施策去庫存”的部署細化了一些,點名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而根據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此前的說法,這個問題又以北方三四線城市為甚,綜合起來給樓市去庫存畫了個重點區域。另外報告提出“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去年則講的是“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多提了進城人員購房需求,我們推測,一定程度上是將這一輪三四線城市樓市去庫存寄希望於一線和核心二線的外溢效應了。大城市輻射+北方,連起來想重點恐怕還是落在京津冀。
要說明的第二點,幾天前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和兩會都未提及房產稅,再疊加供給側改革攻堅階段,必須大環境穩定,在樓市的措施上勢必是謹小慎微的。所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說的是“引導投資行為”,整個態度要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時候溫和。至於房產稅,或許仍需時日。
4、還有哪些要點
此外,這次報告里面前期的重點還是悉數出現,整體方向上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的基調,此處做個匯總。
戰略上繼續關註京津冀和一帶一路
報告以外,徐彪繼續推薦關註京津冀和一帶一路。京津冀是總書記多次提及的,兼具調結構和穩增長功能的重要戰略。正逢戰略提出三周年之際,從目前的交通規劃、生態治理、產業對接,以及近期熱點的通州副中心建設來看,今年大概率是京津冀多項成果切實落地的一年。
“一帶一路”同去年一樣仍然放在對外開放措施的第一條來說,但是今年新增了兩個要點,一是深化國際產能合作,二是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比去年的描述有所拓寬。“一帶一路”作為新屆政府最具標誌意義的戰略,仍將作為今年的重點部署。特朗普上臺的政治不確定性及歐洲局勢膠著,在加大全球合作不確定性的同時又客觀上給了中國擴大國際合作影響力的機會,“一帶一路”將作為最重要突破口。徐彪提醒密切關註今年5月將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