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2P牽手保險求安全 壞賬率難題待解

陸續出爐的監管規定,讓越來越多的P2P平臺,開始將風險保障從擔保公司,轉向了保險公司。

2月28日,融金所宣布,與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保險”)聯合推出履約保證保險,為其車貸資產提供風險保障。此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與網貸平臺合作,開展網貸借款保險業務。早在2016年底,監管部門就已采取措施,防範互聯網信貸平臺合作引發的向保險領業傳遞風險問題。在此背景下,陸續出爐的監管規定,讓越來越多的P2P平臺,開始將風險保障從擔保公司轉向了保險公司。

作為從事借貸業務的網貸行業,壞賬率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的話題。業內人士認為,壞賬率與保險公司的賠付率緊密相關,壞賬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賠付率,並最終決定保險公司的風險系數,這也是保險公司在開展業務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保險開展網貸擔保 合規是關鍵

據介紹,履約保證保險的模式是,借款人未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拖欠任何一期欠款,並達到或超過保單約定期限,長安責任保險將按合同約定的方式,向出借人賠償借款人應償還而未償還的借款本金,以及保險合同約定的對應利息。

融金所負責人稱,長安保險承保的範圍,目前限於該平臺的車輛抵押借款,未來隨著雙方合作的開展,可以為長安保險的車險業務導流,還能在符合要求的借款人中開展保險分期等業務。

隨著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網貸行業的風險防範措施也在逐步發生轉變,從此前的平臺+擔保方式,向平臺+保險方式轉變。2016年開始,已有部分保險公司與網貸平臺合作,開展履約保證保險、賬戶保險、財產意外保險業務。此前,長安保險已與其他網貸平臺合作。此外,平安產險、陽光保險、華安保險等保險公司,也已進入網貸行業,開展部分保險業務。

“無論是擔保,還是保險,網貸的風險保障是沒有問題的,也是允許的,但保險公司提供保障,必須要解決好合規問題。”深圳某保險公司人士說,監管對險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開展業務,並提供風險兜底的監管非常嚴格。在此背景下,產業、業務能否做到合規,將是其中關鍵。

險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擔保,一直存在爭議。2016年10月,保監會聯合央行等十四部委,對互聯網保險從三方面進行整治,對保險機構依托互聯網跨界開展業務,重點查處和糾正保險公司與不具備經營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行為;保險公司與存在提供增信服務、設立資金池、非法集資等行為的互聯網信貸平臺合作,引發風險向保險領業傳遞。

融金所負責人稱,長安保險並非對該平臺的所有借款提供承保,只有經過其風控審核、符合其承保要求的借款,該公司才會提供保險服務,並非是所有借款都會承保。

“有些平臺確實存在虛假宣傳,本來是賬戶安全險、交易資金損失險,但宣傳的時候,卻說保險資金兜底。”精融匯總經理楊盛鈿說,網貸平臺一旦出事,將會對保險公司形成很大聲譽風險,監管層對此也很擔憂。

楊盛鈿還稱,目前保險公司與網貸平臺合作,基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平臺提供借款端的資產,保險公司負責承保,另外一種是借款人獲客、審核、承保均由保險公司負責,網貸平臺只負責撮合借貸雙方的資金交易,如果是後一種,在合規上應該不存在問題。

壞賬率的潛在風險

2017年年初,僑興電信、僑興債券私募債項目違約,承保方浙商財險面臨的巨額理賠事件,引發了各方關註。而險企為網貸提供保險服務,也面臨著賠付風險,而其賠付率又與平臺壞賬率存在一定關系。

然而,在P2P網貸領域,一方面整個行業都資產質量充滿擔憂,而一方面披露的壞賬率卻低位徘徊。對於壞賬率,幾乎成了所有平臺都諱莫如深的話題,沒有平臺願意披露真實的壞賬率。

“早期大家還聊一聊這個話題,原來行業平均壞賬率在8%左右,但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形式越來越複雜,平臺自己都不清楚壞賬率是多少,說得都很含糊。”網貸之家創始人朱明春說,以消費金融為例,據其了解,目前有場景的借款,壞賬率在10%~15%之間,純線上的壞賬率則更高。

無獨有偶,廣東某市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在一次培訓上也表示,凡是貸款類業務,壞賬率都是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相比傳統金融機構,或持牌非銀金融機構,P2P行業中的大多數平臺,還是在不斷逃避這個話題,大部分平臺聲稱的壞賬率嚴重違反常識,甚至是自欺欺人的,一些平臺貸款綜合利率達到20%~30%,但壞賬率為1%甚至為0,顯然是不可能的。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朱明春認為,一是平臺本身及不願意披露;二是平臺為了降低壞賬率,不斷增加業務形式、規模,來稀釋壞賬,導致動態壞賬變化很快,無法準確統計;三是P2P行業對壞賬缺乏統一、準確的界定,難以對壞賬進行明確界定。

“如果對每一個項目承保,借款人不還款就由保險公司賠付,風險還是很大的。”上述保險公司人士說,險企既然願意與網貸平臺簽約,應該都有一套審核標準,而非為了擴大業務盲目參與。上述融金所負責人稱,對於承保的該平臺借款,保險公司不為平臺增信或提供信用背書,在具體項目方面,保險公司也有風險審核的把控標準,承保的項目,必須經過保險公司審核。

“如果借款人是網貸平臺自己找來的,保險公司不了解,出事了保險就要承擔風險,這是監管最擔心的。”楊盛鈿稱,完全由網貸平臺提供的項目,目前保險公司已經不敢承保,如果是保險公司找來的項目,其自身應該也通過精算,對賠付率進行了設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