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白宮內訌?特朗普政府對歐外交分歧明顯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組閣齟齬不斷,在外交政策上也出現明顯分歧。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和白宮首席戰略家班農(Steve Bannon)近日對歐政策的言論,讓歐洲傳統盟友很迷惘。

相左的立場

本月20日,彭斯到訪布魯塞爾,這是特朗普政府首位高官到訪歐盟總部。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 )在和彭斯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說,他曾問彭斯,美國是否支持基於國際法的國際秩序,是否支持基於北約和跨大西洋合作的歐洲安全,是否支持歐盟團結。彭斯給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彭斯承諾,美國歐盟之間將保持“堅定且持續”的關系。

資料圖:彭斯(前左1)、班農(後)、弗林(前右1)

然而,據知情人士稱,在彭斯到訪歐洲的前一周,班農在和德國駐美大使維蒂希(Peter Wittig)會晤時,傳達出和彭斯截然不同的信息。在那次會晤中,班農稱,他認為歐盟是一個有缺陷的架構,更傾向於在雙邊基礎上和歐洲建立關系。

截至記者發稿時,德國政府和維蒂希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一名白宮官員確認班農和維蒂希進行了會談。“但二人僅交談了3分鐘,是一個快速的問候式的交談”。

然而,前述知情人士卻稱,二人的談話遠不止幾分鐘,班農花了很長時間闡述自己的世界觀,內容和他在2014年時發表的觀點類似。當時他正運營一個右翼網站Breitbart News。當時班農稱支持歐洲民粹主義運動,西歐是建立在“強大的民族主義運動”基礎之上的。

班農這樣的言論令德國政府不安。此前,有德國政府官員曾寄希望班農就職後觀點有所緩和。

另一位了解上述會晤的人士稱,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德國及其歐洲夥伴必須為“對歐盟敵意”的政策作好準備。

一位和特朗普政府有過接觸的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似乎並沒有認識到二戰後歐盟在歐洲和平與繁榮中起到的作用。“白宮似乎並未意識到,歐盟若解散將導致的嚴重後果。”

班農的影響力

班農對特朗普的影響不容小覷。大選時期,他是特朗普競選團隊首席執行官;而現在,他則是白宮首席戰略家兼國家安全委員會永久成員。美國媒體披露,自上任以來,特朗普的大小決策其實都是由班農主導。班農雖然很少單獨公開露面,但只要有特朗普出現的場合,總是能在很近的距離內發現班農。 他也是特朗普移民行政令的主要策劃者之一。

若將特朗普此前對歐洲言論和班農、彭斯的觀點結合起來看,可以發現特朗普明顯更接近於班農。從大選時期開始,特朗普就多次表達了對英國脫歐的支持、對歐盟和北約的抨擊。今年1月,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特朗普對歐洲現存的政治經濟以及安全架構大肆批評,稱歐盟是“德國的工具”、其他國家也會效仿英國脫歐、北約是“過時的”組織、德國總理默克爾接受難民是“災難性的錯誤”等。

由於對白宮立場的焦慮,法國外長艾羅和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申格爾上周在彭斯到訪歐洲期間急忙和彭斯通話,確保美國不分散歐盟。

有歐洲觀察人士分析,當地時間20日,彭斯在布魯塞爾承諾了美國和歐盟之間強有力的關系,並表明他的信息來自總統。彭斯說:“特朗普總統和我希望和你們以及歐盟一起努力,加深我們之間的政治和經濟夥伴關系。”

但這樣的承諾並未能解除歐洲人的擔憂。“我們擔憂,我們應該擔憂。”德國駐英國和聯合國前大使馬圖賽科(Thomas Matussek)說,沒有人知道現在華盛頓將作出哪種決策。

今年荷蘭、法國和德國將進行大選,歐洲官員稱他們希望彭斯、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務卿蒂勒森能夠說服特朗普和歐盟進行建設性合作。

伊申格爾上周曾發表文章稱,如果美國政府在歐洲大選中積極支持右翼民粹主義,將觸發“跨大西洋的重大危機”。

另據英國媒體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敦促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設法找到和特朗普“進行建設性接觸”的途徑。“努力提前思考如何更有建設性地與美國打交道是合情合理的。”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David Lipton)敦促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德國采取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