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悉,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
2016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43.5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進行了解讀。
一、全年工業企業效益明顯好轉
與2015年相比,2016年工業企業效益呈現明顯好轉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全年銷售增長明顯加快。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4.9%,增速比上年加快4.1個百分點。
二是利潤由降轉增。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增長,扭轉了2015年利潤下降(-2.3%)的局面。
三是利潤率上升。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7%,比上年提高0.19個百分點。
四是采礦業利潤降幅收窄,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2016年,采礦業利潤比上年下降27.5%,降幅比上年收窄30.7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8.4%,增速加快4.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14.8%,增速加快5.9個百分點。
二、工業領域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取得積極成效
2016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工業領域重點改革任務取得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
一是庫存水平有所降低。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比上年增長3.2%,增速比上年回落0.1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8天,比上年減少0.4天。
二是杠桿率有所下降。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三是單位成本略有降低。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
三、局部因素和短期因素使12月份利潤增速回落
2016年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1月份回落,原因主要有:
一是局部因素的影響。2016年12月份,少數大企業因產品結構調整、資產重組計提減值損失、投資收益波動等,利潤明顯下降。數據顯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10.5%,而11月份則增長45.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下降13.9%,而11月份則增長17.3%。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6.3%,而11月份增長17.9%。上述三個行業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7.1個百分點。
二是短期因素的影響。因原油和成品油價格波動,2016年12月份,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8.1%,增速比11月份大幅回落144.6個百分點,向下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1.9個百分點。
盡管2016年工業企業效益有所好轉,但與上年利潤下降形成的低基數有一定關系,兩年利潤平均增長尚不及生產增長。目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依然錯綜複雜,工業經濟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結構不合理、回款難、費用高依然拖累企業盈利。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促進工業結構升級,加快積蓄經濟增長新動能,進一步鞏固企業效益向好的態勢。
以下為全部數據: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75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6.9億元,下降4.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96.8億元,增長8.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351.9億元,增長12.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325.3億元,增長4.8%。
2016年,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825.2億元,比上年下降27.5%;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2397.6億元,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580.4億元,下降14.3%。
2016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加,1個持平,11個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2倍,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5%,紡織業增長3.5%,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1.6倍,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0.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3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2.9%,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0.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1%,汽車制造業增長10.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2.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7.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9%;發生主營業務成本98.5萬億元,增長4.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7%。
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06.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1%;負債合計59.6萬億元,增長6.3%;所有者權益合計47.2萬億元,增長8.2%;資產負債率為55.8%。
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6%;產成品存貨39752.1億元,增長3.2%。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13.7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25.3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8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6.5天。
2016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43.5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