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既定安排,12月5日深港通將正式開通。深港通中潛在哪些投資機會,又暗含哪些殺機?被訪的諸多港資人士認為,南下投資,若是長線布局,藍籌股是首選標的;若為短線操作,市值徘徊在50億元上下的港股標的,股權分散的港股標的和殼資源值得關註。需警惕的是,港股投資,便宜不一定是好選擇,謹防陷入中小市值股的坐莊陷阱中。若以炒作的想法奔去香港,或陷入危機。因為虛高的股價和虛假的商業模式是做空資金的狙擊目標,一旦股價低於質押平倉價,將導致資金鏈斷裂。
深港通下 港股投資發令槍響,你何時起跑?是做急先鋒,還是後援軍?
投資港股進行時
深港通下,與投資內地而言,南下投資更勝一籌。
“深港通與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之時的背景已然不同,當前國內資金深陷資產慌,房地產面臨較大調控,加之人民幣持續貶值,促使國內投資者將眼光更多放到國際市場上。滬港通和深港通成為投資海外的重要途徑。”安信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監韓致立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同時,深股通的標的大多比較貴,我們接觸到的香港投資者對A股的投資興趣不是很大。”根據申萬宏源預測, 2017年港股通有不小於3000億人民幣的南向凈流入,2017年恒生國企指數將會有20%以上的上漲。
深港通下,如何掘金港股?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涵蓋417只港股,恒生綜合大型股100只、恒生綜合中型股193只,還有比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的95只小盤股和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的A+H股29只。那麽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哪種更具投資價值?
多位被訪人士首推藍籌股。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香港市場的藍籌股現金流更優,更為重要的是股息率高, A股派息率一般不超過3%,但在香港藍籌股派息率能達到4%到5%,甚至更高。
其中,更多券商分析師推薦金融股,尤其是中資券商股和中資銀行股。申萬宏源預測,隱含不良率的下降將使得銀行業的估值從0.62倍PB上升至0.8倍PB,對應銀行板塊30%的上升空間和國企指數12%的上升空間。
國金證券(香港)執行董事兼投行部董事總經理黃立沖則更推薦非中國資產的大盤股,尤其是基建股。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內陸和香港的大盤估值相比不大,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當下,不如更多的配置海外資產,譬如渣打銀行、匯豐銀行與和記黃埔股票。同時,當前美元走強,新興經濟體動蕩,今年出現多起黑天鵝事件,在現金為王的時代中,基建設施相對穩健,不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值得關註。對於不熟悉香港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還是穩健投資更為穩妥。
若是註重短線投資,被訪人士認為,市值徘徊在50億元上下的港股標的、股權分散、估值低的港股標的和部分殼資源值得關註。
對於市值徘徊在50億元上下的港股標的,韓致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前,納入港股通的投資標的,市值需要邁過50億港元的門檻。我們遇到有許多市值在50億元港幣上下波動的公司,此前對市值並不關心,但現在都在積極的進行公關,他們有很大的動力把股票做好,是較好的投資標的。但需要註意的是,由於這些公司並未納入深港通的投資範圍中,無法通過深港通的渠道進行投資,只能借助其他途徑進行投資。”
對於股權分散、估值低的港股標的和部分殼資源,溫天納解釋,當前國內A股“舉牌”風氣盛行,通過深港通或蔓延至港股市場中,部分股權分散、估值低的港股企業若被國內企業收購,其股價有上升的空間,值得國內投資者關註。同時殼資源也值得一試,但韓致立警示,由於信息不對稱,內地投資者很難掌握香港殼資源。對基本面等方面研究,也很難分析到這些投資機會。“不必說投資者,連我們都很難發現這類投資機會。”
值得註意的是,有部分投資者更看重AH股,期待能通過二者估值的縮小中獲取投資收益。但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深港兩地的估值差異短期不會明顯收斂:深圳成份指數板塊平均PE為76.51倍,恒生小型股指數板塊平均PE為19.80倍。從滬港通的經驗來看,開通至今的近兩年時間,滬港兩地的估值差異並沒有因為滬港通的開通而收斂,反而進一步擴大。黃立沖補充,AH股的派息率並不高,總體而言,對於投資者而言吸引力並不大。
便宜不是硬道理
“估值低”是投資者關註港股的重要原因。但事實證明,便宜不一定是硬道理。申萬宏源研究顯示,港股中2016年初10倍PE以下的512支股票中,約有240支下跌,跌幅最深接近90%;2016年初1倍PB以下的811支股票,約有380支下跌,跌幅最深接近90%;2015年全年跌幅超過50%的131支股票當中,70支今年繼續下跌,跌幅最深接近70%(該股2015年下跌80%)。
更值得警惕的是對估值低、盤子小的小盤股的判別。比滬港通下的港股通相比,深港通下,新增了95只小盤股和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的A+H股29只。這些小盤股受到市場的關註。但黃立沖警示,“香港小盤股和A股的質地相當但估值更低,如果以此作為緣由來購買,可能會血本無歸。”有些恒生中小型股股價攀升,雖不能說是老千股,但有可能是被莊家擡起來的股票。這和A股的操縱手法雷同,但股民在香港受到的損失更大,因為香港證監會更註重證據和程序,依據大數據監控只能識別風險,但若要起訴,需要證據。
“對香港股票的投資,應更加註重基本面的分析,註重公司業績。但有不少A股投資者帶著炒作概念的投資思路跑去香港,結果虧的一塌糊塗。” 韓致立說。
過度炒作預期可能會存在隱患,一來大股東可能存在股票質押,二來如果存在業績不達預期的隱患可能被做空機構狙擊。通過題材熱點炒作吸引投資者,業績通過關聯交易,商譽等虛化價值,股價操縱拉升,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低折價率股權質押融資加杠桿,回補業務缺口,但這樣的模式不可持續。虛高的股價和虛假的商業模式是做空資金的狙擊目標,一旦股價低於質押平倉價,將導致資金鏈斷裂。申萬宏源分析師梁金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需要註意的是,根據香港交易所披露,在香港市場外部投資者分布中,美國占比約為23%,英國約為27%。香港市場參與者多為外資,他們常常不見兔子不撒鷹。
前述被訪的諸多人士均警示,盡管香港市場會逐步融入A股的炒股風格,但投資香港,更需註重公司的業績和公司治理機構。梁金鑫說,要註意上市公司給的業績指引是否能夠兌現,是否有遠不達預期的現象發生,以及上市公司是否出現過大幅折價的配售和供股。
做急先鋒 還是後援軍
12月5日深港通正是起航。投資者是否應該蜂擁而上?
韓致立說,何時通過深港通,投資港股,取決於投資者的心態。如果註重長期投資,“則是早起的鳥兒有事吃。”現在就可開始研究,或買一些大型的優質港股。未來香港的價值窪地將有所擡升,當下布局,在未來短則1至2年、長則5至6年,隨著香港整體估值的向上,將有所收益。
若是註重短線投資,當下海外政局不穩,12月4日意大利舉行修改憲法的公民投票,法國正在進行下屆總統選舉,在美國加息預期下,新興資本市場動蕩。加之香港股市敏感,若因這些因素使得港股走向地位,在此些時候把握住時機,應該是不錯的投資機會。
但也有被訪人士警示,不排除深港通開通後,港股股價將下跌。“盼星星,盼月亮,就盼12月。”黃立沖說:“或有投資機構和大股東提前布局,等待內地韭菜進場進行接盤。這一幕曾在滬港通開通之際上演。加之當前國際環境並不明朗,美國加息對國際金融市場影響較大,投資者可等國際市場利率穩定後進行投資,是較為理智的。”
可以預計,未來投資香港,投資者在多元化資金配置中將面臨更多機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12月1日發表網誌表示,對內地投資者而言,互聯互通意味著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本地券商、按自己的交易習慣投資海外市場,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除了現有的股票,互聯互通機制還將把ETF納入投資標的。他們可能希望投資美國的生物科技股、中東的能源股、德國的制造業股票、南美的礦業股、澳洲的農業股等品種。目前,香港的股票市場還不可能吸引所有的海外公司都來香港上市,但是我們的“貨架”上有來自世界各國的ETF產品,南下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ETF來投資世界各地不同類型的股票。除了ETF基金,未來投資類型還有望擴充至新股、商品、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