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險資批量出海在即 全球化配置謹慎積極

近年來中國保險公司的海外投資逐步進入快車道,已在歐美市場開展了多項投資。但就投資規模而言,仍然有很大提升潛力。

2012年中國保監會頒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對險資的境外投資占比、投資區域以及投資範圍做出要求。“目前險資的境外投資占比距離政策規定上限還有很大空間。” 法國巴黎全球托管銀行公布的《險資出海白皮書》指出。

根據《白皮書》,超過40%的中國受訪保險公司會在未來一年內進行海外投資。未來三年內,超過八成的受訪保險公司海外投資規模將高於5億美元。

海外投資增長空間巨大

自2013年中國平安收購英國勞合社大樓,完成中資保險公司對海外資產的首次收購後,中資保險公司跨境收購的腳步便從未停歇,其中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平安與美國老牌房地產企業鐵獅門斥資5億元發展波士頓4號碼頭地產項目,安邦保險斥資19.5億美元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等。

另據外媒報道,10月20日中國人壽已投資收購喜達屋(Starwood)位於美國的總價值約20億美元的精選服務酒店。此次喜達屋被收購的資產遍及美國40個州,包括280家全球主要酒店,品牌附屬精選服務酒店。

《險資出海白皮書》對中國前20名國內保險公司開展海外投資意向進行書面調查。調查顯示,中國保險公司在全球資產配置上依然處於起步階段,海外投資占總資產比例僅為2%。相對於中國保險業12萬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目前險資的境外投資占比距離政策規定上限還有很大空間。

在海外投資規劃方面,中國保險公司呈現趨同性。據《白皮書》中數據,超過40%的受訪保險公司會在未來一年內進行海外投資。未來三年內,超過八成的受訪保險公司海外投資規模將高於5億美元,其中投資規模在5-10億美元和10-30億美元的各占三分之一。

談及促使險資海外投資的原因,法巴銀行全球托管行亞太地區負責人Philippe Benoit對記者表示,其主要原因有三點:市場風險分散、資產多樣化以及資產和負債的匹配。

“縱觀全球市場,險資都不是短期投資,而是長期資產配置。按照中國目前保險市場的發展,以及保費收入的增加,保險公司的負債端增長非常快,因此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增加投資的規模。”Philippe對記者表示。

對中國險資而言,Philippe認為,如何使投資收益更為穩定,並獲取更好的投資收益是重要的目標,所以資產分散化成為長期的投資選擇。

歐美國家受青睞,貨幣錯配需謹慎

按保監會《細則》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余額不得超過公司上年末總資產的15%。中國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目前準許在北美市場、歐洲市場、亞太市場在內共4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而投資範圍則包括貨幣市場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和不動產四大類。

與眾多中國資本一樣,中資保險公司亦將關註目光首先落在美國市場。白皮書顯示,北美成為各大保險公司最為看重的海外投資區域,逾七成售房保險公司有意把海外投資資金的50%甚至更多份額布局在北美市場。

據湯森路透數據,今年三月,中國企業對美國的跨境並購總額約250億美元,是2015年全年(93億美元)的2.7倍。其中,海航集團60.7億美元收購美國IT分銷商Ingram Micro,海爾集團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器旗下家電業務,兩筆收購均入選前十大中資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交易案例。

歐洲市場同樣成為中國險資海外投資的另一備選區域,其主要具備四大優勢:資產價值低估,優質標的資產選擇余地擴大,透明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法律體系以及成員國獨特市場優勢。

值得註意的是,境外投資對於中資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要求依然較高,國內保險公司在專業化國際投資人才的儲備及國際投資經驗的積累方面還未到位。國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基本都以人民幣為單位,若海外投資比例過高會產生貨幣錯配風險。由於境外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及險資的安全性,保監會再審核境外投資時仍然比較謹慎,外匯監管部門對於巨額險資的流出亦持審慎態度。

“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分國內資產和國外資產,國內存在資產荒的問題,可投資債券和可投資標的物的期限仍較短,”法巴銀行大中華區環球市場部主管賴長庚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債券市場除部分國債外,期限仍以5-7年為主,對需要長期配置資金的保險公司而言並不足夠。”

賴長庚進一步指出,由於過去利率較高推升了保險產品的成本,隨著時間推移,大批保險產品面臨到期,國內資產需求大於供給。標的投資期限不夠與資產荒兩股力量促使險資出海尋求更多投資標的。反觀海外資產具有豐富性,同時諸多資產配置可以長達15-30年不等。例如投資不動產,可以為保險資金提供到穩定收益且期限較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