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航的國慶黃金周,給人一種“成色”不太足的感覺。具體情況如何?下面我們通過中航信的獨家數據,歸納一下民航這次不一樣的“國慶黃金周”。
港澳臺航線首現負增長
近三年來,國慶黃金周港澳臺航線的客運量就像“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客運量增速2014年還是22%的高位,2015年香港“占中事件”後就只剩下2%,而今年臺海兩岸遊客驟減,交流主要靠“隔空喊話”,國慶客運量首現下滑,而且降幅達到7%。昔日民航的“香餑餑”地區航線,如今已風光不再。
國際航線回歸“新常態”
前兩年,國內航線增加乏力,而出境遊異常火爆,帶動國際航線跨越式發展。經歷了前兩年23%和28%的高速增長後,今年國內航線持續增長12%,但國際航線卻回歸“新常態”,客運量增速回落至10%。但個人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國際航空市場增長乏力,而更多地是結構調整。即中短程國際航線增長放緩,但洲際遠程航線成為新的增長點(不相信的請看第3點)。
+10%
國際航線卻回歸“新常態”,客運量增速回落至10%
-12%
國際航線機票價格維持四年連跌態勢,且降幅逐年加大,較去年同期下降12%
出國已平常、越洋新時尚
民航國慶黃金周,前兩年的主題是“國內遊升級為出境遊”,今年主題再次提升,變成了“出境遊升級為海外遊”,洲際航線成為新時尚。下圖也能看出一二,韓國、日本、泰國等傳統最大的三大出境遊目的地只保持約3%的低增長,而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外目的地,增速分別高達35%和17%。此外,越南成為出境遊黑馬,依靠50%的增長成為我國出境第十大目的地。
國慶出境遊,旅客年輕化
近四年的國慶黃金周來看,年輕人逐漸成為出境遊主流,其中,24-30歲的85後占比由17%增長至20%,達到五分之一,而41-50歲的旅遊則由20%降至16%。
旅客逐步“化整為零”
、
我們知道,國慶黃金周一直是民航全年的最旺季,旅遊出行非常旺盛,也應當時團隊客集中的時候。今年出境遊團隊占比僅為四分之一(23%),而國內遊更是低至4%。從發展趨勢來看也是如此,出境遊團隊占比2014年是30%,到今年已下滑7個百分點。未來,隨著境外旅遊目的地設備日益方便、出行攻略完善、年輕旅客占比提高,團隊客的份額還將進一步下滑,這也給航空公司營銷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多內容和交流可關註“航旅圈”微信公號(airwe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