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0年期國債期貨持續回調 債市調整尚未結束

自8月24日央行時隔半年後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以來,國債期貨整體呈持續下跌態勢。

8月30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8月23日大幅調整後,再次刷新3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短端資金利率也在持續飆升,隔夜Shibor利率上漲1.4個基點,報2.0630%,創半年多來新高。市場普遍預期,債券市場的調整遠未結束。

10年期國債期貨再現大跌

截至收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612跌0.35%,報100.610;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612收跌0.20%,報101.240,創7月20日以來最大跌幅。

今日盤中,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612出現持續回調,午盤時已跌破30日均線,而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612也已經連續兩日下跌,觸及30日均線。

自8月24日央行在時隔半年之後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以來,國債期貨整體呈持續下跌態勢。今日,央行進行了600億7天期和400億14天期逆回購,連續第5天進行14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25%、2.40%,均與上期持平。此外,今日共有1000億逆回購到期,無資金投放或回籠。

有交易員向媒體表示,今日央行就8月31日的7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進行詢量。Wind數據顯示,本周共有5350億逆回購到期,有515億央票到期,無正回購到期。

通常,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主要是為了滿足金融機構對跨節資金的臨時性需求,為何現在近期連續5天祭出這一舉措,不乏業內人士猜測,央行加大逆回購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提高資金成本,從而擠出債市泡沫。

面對市場的關切,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8月26日在2016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14天逆回購讓市場多了一個選擇,這一舉動有利於整個市場發展和流動性的充足,央行將充分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充裕。此外易綱還對記者稱,7天逆回購將會繼續保持。

對於“重啟14天逆回購是為了降低債券杠桿”這一說法,國信固收團隊在最新報告中也給出了不同觀點。“我們認為站在央行的角度,之所以重啟14天逆回購,在存在貨幣缺口的情況下,的確需要補充流動性,多增加一個投放工具是順理成章的。”此外,從商業銀行的角度而言,長期拿7天逆回購的資金而融出隔夜資金的確有資金倒掛的問題,所以在公開市場報量中不夠積極,重啟14天逆回購後或許會適當調整融出資金的結構。因此,國信固收團隊認為,重啟14天逆回購是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同需求的結果。隨著資金結構的調整,未來加權資金利率可能會略有上升,但整體資金面依然是保持穩定的。

但從今日資金面來看,短端資金利率仍在持續飆升,隔夜Shibor利率上漲1.4個基點,報2.0630%,創2016年2月6日以來新高;7天Shibor漲0.2個基點報2.3660%,創2016年6月30日以來新高。隔夜回購定盤利率FR001漲1個基點報2.10%,續創逾半年新高,但漲幅較周一收窄;FR007跌9個基點報2.35%,FR014跌2個基點報2.63%。

“債市流動性風險正在加劇。”中信證券固定收益主管明明分析稱,美聯儲加息預期、SEC監管新規即將生效、市場恐慌情緒等因素推動Libor不斷擡升,全球以美元為代表的流動性總體偏緊。而“美元荒”的存在,Libor的走高或導致人民幣承受進一步貶值壓力。當人民幣承壓使中國貨幣政策受到約束時,降息降準的寬松政策難以實行,最終使得債市流動性風險加劇。

債市做多熱情終將重燃

盡管目前市場上對於債牛能否持續有越來越多的質疑,但債市看多者仍堅定的認為,近日債市表現弱勢與美聯儲加息預期波動、國內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回升有關,均為短期影響,當資金面緊張問題得到緩解後,債市做多熱情很快將會重燃。

“在缺乏新經濟數據的情況下,市場關註點比較分散,市場進入相對平淡的階段,等待8月的經濟數據。” 國信固收團隊預計,從目前來看,8月投資、通脹等數據仍然處於下行當中,臨近數據公布時點,市場焦點會更集中於國內基本面數據,屆時債市做多熱情將重燃。

中金固收團隊也認為,債券市場走牛的邏輯在於經濟下行所導致的資產荒,而不是加杠桿,因此流動性層面的小擾動不會改變債券收益率下行的趨勢。

值得註意的是,近日中債登宣布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被市場看作利好債市的重要舉措之一,此舉或增大債券被動配置需求。

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分析稱,一旦理財轉變為流動性、透明化、凈值化的“基金型”產品,銀行很難再通過理財的資金池來擴張資產負債表,廣義流動性和信用擴張面臨收縮,資金回流銀行體系,資產配置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對債券的被動配置需求也將有所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