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與矽谷一步之遙 中國資本入美淘金

“全世界的創投圈都是一樣的,想要在矽谷投到優質的項目。中國的創投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我們與矽谷只有一步之遙。”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說道。

時光倒回至1999年,李彥宏和張朝陽還拿著創業計劃書在矽谷到處找錢,尋找美國資本來對接中國市場,而現在更多的是用中國資本對接矽谷。

美國科技新公司的背後,湧動著中國資本的身影。在“美國創新—專利確權—資本篩選—生產制造—全球營銷”這一完整鏈條上,中國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種新的中美科技創新合作模式正在摸索中,中國資本收購美國新創公司早期股權,借助中國制造,幫助科技產品迅速量產面市,繼而在中國市場及全球市場銷售。

但中國資本想要真正介入到矽谷創業環境里,並形成一股力量還需要一段時間。“人脈和人才兩大問題是目前中國資本想要融入矽谷創業環境所面臨的客觀問題。”汪潮湧指出。關註美國醫藥投資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兆年有著同樣的感受,“醫藥行業創新80%都在美國,中國相對落後,但醫藥很難辨別,去美國投資做盡職調查、法律論證耗時很長。”

在汪潮湧看來,“借助當地一些經驗豐富的投資人或基金的幫助是一條捷徑。當人脈關系建立起來後,要培養本地化的專業人才,依靠中國資源優勢,將更容易實現中國資本對接矽谷創新。”

“美國醫藥創新領先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資本和醫藥研究緊密結合。”劉兆年表示。在矽谷有專門的生物醫藥天使基金協會,專門負責找項目,可以以個人或者單位的形式成為協會會員,個人每年向協會提交3000美金,單位會員每年提交3000萬美金基金,該基金會將全國的創新創業項目匯集到基金中,並篩選出2到3個項目,將盡職調查、法律論證等全部做完打包成文件每周推送至會員郵箱。“投資醫藥行業核心就是怕踩雷,這種方式讓投資人更快更有保障地進行投資。”劉兆年舉例說道。

在其看來,資本市場與美國醫藥行業的結合讓整個市場價值放大。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後成藥有時要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美金,耗時10年甚至20年,任何一個研發人員或者投資者都不可能一開始就投到最後,成功率很低。據劉兆年透露,一期臨床的藥以及最後拿到藥品許可證的比率是9.6%,不到10%。換句話說即10個項目中只有1個項目能成功,甚至不成功。“在美國資本進來之後,不管是第一期臨床還是二期三期,可以每個階段都退出,但在中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機制。”

雖然赴美投資已然成為一種趨勢,但人傻、錢多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需要看清的是“矽谷所造就的繁榮只是灣區那一小片地方,並沒有遍及整個美國,包括美國也存在這樣的言論,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況並沒有改變,另外美國全要素生產率一直在下降。”第一財經CEO周健工提及在美國進行投資的另一重思考。

“中國資本與矽谷創新有一些陷阱性的東西在其中,需要更為謹慎看待。”周健工表示,除此之外將“中國自己的產品國際化”也充滿機會。Facebook的下載量達10億,中國作為最大的互聯網市場,還鮮有這樣的規模,“真正想成為全球創新引領者,要邁出中國公司互聯網國際化這一步,中國資本與矽谷創新結合最好的結果是推向國際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