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財政“十三五”規劃:積極探索自貿區內發行地方債

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再度明確,要探索在自貿區內發行上海地方債。

8月10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稱要“依托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金融創新平臺,積極探索面向區內和境外機構投資者發行上海市地方政府債券,加快建設完善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此前第一財經曾報道,上海市政府有望於近期在自貿區發行首單地方政府債。

目前承擔2016年上海市政府所有債項評級的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也表示,上海的償債能力有堅實基礎。

中誠信政府融資評級部評級副總監關飛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自貿區發債,只是發行的市場不同,對象不同,債項不外乎是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兩種,所以信用評級都是一樣的結果。

此前,中誠信對“2016年上海市政府專項債”、“2016年上海市政府定向承銷發行置換一般債券”和“2016年上海市政府定向承銷置換專項債券”,都給予了AAA的信用等級,也就是安全性極強,違約風險極低。

根據上海市財政局披露的數字,2015年底,按審計口徑計算的上海全市債務率(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綜合財力)為44.3%,較2014年底的58.1%下降了13.8個百分點,不僅低於國際控制標準90%—150%的下限,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核定上海市2015年底的政府債務限額為6018.5億元。經財政部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年報審核,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4880億元。

而作為償債的主要保障,《規劃》稱,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未來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體制機制和財力基礎。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873.6億元,2015年增長到5519.5億元,年均增長13.9%,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其中,第三產業財政收入占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從2010年的75.4%,上升到2015年的80.7%,提高5.3個百分點,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2015年,上海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分別達到2312.2億元、110.3億元和3269.9億元,財政收入的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

而在“十三五”時期,《規劃》稱,未來五年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時”和“勢”總體有利,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對於上海而言,財政收入開始呈現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的平穩增長態勢,潛在增長速度放緩,加之政府和市場的作用邊界尚未厘清,除了保民生外,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等增支需求仍然較大,預算的中長期統籌平衡難度明顯增大。

《規劃》也表示,“十三五”時期要推進完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其中,市政府在國家批準的限額內依法舉債,區政府確需舉借債務的由市政府代為舉借;政府舉債通過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遵循市場化原則;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研究建立政府資產報告制度和可償債資產與地方政府債務相匹配機制,完善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債務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