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陸續提高*欣泰的買入門檻,要求投資者必須到營業部現場接受特別風險提示、簽署風險提示相關文件之後,才能通過櫃臺委托的方式委托買入。
7月12日*欣泰複牌後的幾個交易日,成交額近1.2億元。其中,12日成交4008萬元,13日成交3821萬元,14日成交2456萬元,25成交1584萬元。
7月16日,國信證券發布風險提示,要求自7月18日起至欣泰電氣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前,擬買入欣泰電氣的投資者必須到營業部現場接受特別風險提示,臨 櫃簽署《特別風險提示函》後方可通過櫃臺委托方式進行委托買入。7月20日,招商證券也要求投資者必須到營業部接受風險教育後才能在櫃臺進行交易。
然而,風險提示並未有效阻止資本對*欣泰的“青睞”。27日,*欣泰上漲10.07%,報5.03元,成交金額達到2.27億元,個人賬戶合計買入4922.94萬股,占買入總量的94.96%。
7月27日起,繼國信、招商之後,中信證券、華泰證券、財富證券等公司也由單純的風險提示,陸續升級為關閉電腦和手機端等自主交易渠道,同樣地,投外,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安信證券等公司則在投資者使用電腦和手機等方式自主買入時,以彈窗的形式再次提示交易風險。
針對*欣泰的交易風險,深圳證券交易所表示,投資者現階段買入*欣泰產生的投資損失將不會得到公司保薦機構興業證券先行賠付方案的賠償。*欣泰在暫停上市後無法恢複上市,在終止上市後無法重新上市,退市進程已經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