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來股份藍海戰略:創新降本跨界融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697.html

2014年9月12日才上市的一家新能源企業,2年不到的時間內要在以往太陽能背板的主調之上,轉型為橫跨背板、電池、風電及投資等多個方向的新公司。伴隨著業務戰略的變化,這家由公司創始人參與的16億元新一輪再融資規模,也幾乎相當於當初IPO融資額(3.86億元)的4倍以上,中來股份(300393.SZ)正探尋一條與眾不同的快速增長道路。該企業董事長林建偉就說,光伏產業已成一片紅海,只有不斷尋找新的著力點,才可能實現企業的真正轉型、成就自己的藍海,這要依靠持續創新、對產業理解的通透以及強大執行力。

創新才是根本

作為太陽能電池背板的主要生產商,2013年中來股份的背板產量為1441.53萬平方米,兩年後大幅增長為2452.39萬平方米和3675.23萬平方米。產量雖在提升,庫存反而沒有積壓,2014年年底企業庫存為190萬平方米,到2015年降至160.95萬平方米。把握旺盛的市場需求節奏、更為合理的資源管控,正是降庫存、穩產增銷的秘訣。

盡管光伏市場去年下半年起大幅高開,營收方面今年一季度也出現了112%以上的大幅增長,但中來股份也有“成長的煩惱”。2015年,企業凈利潤1.08億元,同比下降8.33%;毛利率32.3%,同比降8.6%。雖然這一變化可被歸結於新增產能未完全釋放及投入較多研發、中介機構咨詢及折舊費用所致,中來股份同時也發現,背板價格競爭的加劇是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

國產背板制造商中,不少公司在擴大規模,國外同行為了搶奪市場也很快采取降價策略。雖然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洗禮,中來股份已把背板售價做到了最初的五分之一,然而全行業售價可能還會被往下壓,毛利率有繼續走低的趨勢。如何應對上述難題?林建偉認為還得靠大量研發投入、積極擴大銷售、制定合理的擴張戰略。

2015年,中來股份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3.2%,近幾年中保持了這一穩定比例。研發上,公司買入了各類新型試驗箱、擊穿電壓測試儀等設備。作為直接與外環境大面積接觸的光伏封裝材料,背板需能使用25年,還要擁有可靠的絕緣性、阻水性、 耐老化性。林建偉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做(光伏)企業要有三高要求:高效、高可靠性和高性價比。”

不過,林建偉顯然不甘心僅僅停留在背板生產銷售業務上,他還瞄準了另一處藍海:N型單晶雙面電池。“可雙面發電的電池,年發電量比單面受光組件提高20%以上,它的采光性更好並可垂直放置,不會被樹葉、鳥糞、積雪等覆蓋。”就在前不久公司也致力於N型電池的大額募投,林建偉本人身體力行地參與了這輪募資計劃。

多位產業資深人士也告訴記者,全球多晶電池仍處於壓倒性地位,而單晶高效電池的到來對整個市場而言也不算壞事,“一方面,產品之間的價格競爭更趨激烈,單晶矽的成長也讓同行看到了新技術的前景,從而啟發了思路,挖掘自身潛力、夯實科研力量。”某券商分析師也說道。

林建偉也稱,除要進行大力研發外,公司也在降本增效。比如2015年,中來股份的全年營收同比增長54.24%,達到7.34億元,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增幅都小於營收增幅。

產業整合進行時

國內外的光伏行業目前仍然受益於補貼政策,以中國為例,各地都出臺了相應的補貼及激勵政策,在建設、並網等方面也一路綠燈,從而使得這一新興能源的普及率更高。

但政府補貼的持續下降、錢款下發的不及時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從業者。短期內光伏發電成本仍難與火電競爭,長期來看還需與風能、潮汐、核電等能源競爭,優勢並不十分顯著。

對此,林建偉認為企業如要突圍紅海,打造屬於自己的競爭力,必須將核心能力運用在其他領域中(如光伏電站、N型電池等)且更快執行,這樣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

背板方面,2015年公司成功收購了意大利的Filmcutter(翡膜考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之後,中來股份的產品線為業內最全;其柔性生產方式也使現有設備可實現不同背板產品的無縫切換。電池上,今年5月12日,中來股份在泰州地區拿下了10萬平米的土地使用權、3萬平米左右的房屋建築物,總計斥資5300萬元,從而解決年產2.1GW的N型單晶雙面太陽能電池項目用地、廠房等需求。

投資領域,去年3月中來股份與杭州中來錦聚共同發起的新能源產業基金會用於光伏電站業務的投入,目前中來股份也在內蒙古赤峰、江蘇常熟等地都有光伏項目在建或並網,總計41.5MW的規模,公司也獲得了341.5MW的光伏電站項目批準文件。此外中來股份也積極參與了互聯網金融領域,在分布式光伏電站、供應鏈與互聯網金融融合上做更多探索。而就在5月,中來股份下屬子公司還參與競拍購買神山風電設備制造公司50%股權,看來進軍風電將是中來股份全盤戰略中的新領域。截至去年年底,納入中來股份合並財務報表範圍的主體總計12家,其中10家為新設企業。

事實上,國內不少光伏企業也在尋求突破與轉型,協鑫集團在試水電動汽車和儲能行業,陽光電源(300274.SZ)正嘗試儲能和雲平臺的建設,SPI更在致力於互聯網金融、供應鏈、分時租賃及光伏等綜合型一體化架構搭建,新能源這一大產業里的諸多機會都讓各家公司躍躍欲試。

(圖為中來光伏董事長林建偉,攝影吳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