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政部:仍有舉債空間 政府可階段性加杠桿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6/1008135.html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仍有一定舉債空間。為落實中央“去杠桿”的改革任務,政府可以階段性加杠桿,支持企業逐步“去杠桿”。 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每經記者 胡健 

526日,財政部網站掛出一篇《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政府債務問題答記者問》。 

這位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仍有一定舉債空間。為落實中央“去杠桿”的改革任務,政府可以階段性加杠桿,支持企業逐步“去杠桿”。 

他說,按照新修訂的預算法,適度加大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是政府依法規範加杠桿的重要舉措,可以避免全社會債務收縮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隨著全社會的杠桿水平逐步下降,政府的杠桿也可以逐步釋放。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10.6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元,兩項合計,全國政府債務26.6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9.4%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加上地方政府或有債務,即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按照20136月審計署匡算的平均代償率20%估算,2015年全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將上升到41.5%左右。 

“上述債務水平低於歐盟60%的預警線,也低於當前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如日本超過200%、美國超過120%、法國120%左右、德國80%左右、巴西100%左右)。”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他同時說道,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以國際通用的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指標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低於國際通行警戒值。 

另外,與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不同,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形成了大量與債務相對應的優質資產作為償債保障,加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也為債務償還提供了根本保障。  

近年來,財政部一直也在監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情況。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當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地方政府償債能力總體有所下降,局部地區債務風險有所上升;地方政府違法或變相舉債擔保仍有發生;不規範的PPP模式等。 

“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督促地方和相關金融機構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該負責人表示。   

“開前門、堵後門”一直是地方債務的管理方向。財政部印發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預算管理辦法,調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在2016年全國預算草案中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債務情況,指導地方分別在2016年預算草案和預算調整方案中反映政府債務情況,主動接受各級人大監督。  

中國經濟仍有杠桿適度提升空間 

2015年,全國人大批準新增地方政府債券6000億元。2016年,全國人大批準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800億元,比上年增加5800億元。 

在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看來,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落實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的要求。新增債券資金為地方“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加杠桿與“三去一降一補”中的去杠桿是否矛盾?財稅專家李文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高杠桿率集中體現在企業負債率高,尤其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和傳統制造業,這直接導致它們財務壓力大,在工業通縮未明顯好轉的背景下,償息成本高。 

“政府方面,此前的地方政府隱形負債問題更多體現是不透明的暗箱風險,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高杠桿和無騰挪空間。”李文海認為,目前財政部已經開始妥善處理和緩解地方債務的潛藏風險,並控制住了局面。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是依法規範存量債務管理的重要措施,對經濟下行期間避免地方債領域出現系統性風險起到了關鍵作用。  

2015年,財政部下達了三批置換債券額度共3.2萬億元,總體來看置換工作推進有序平穩。按既定政策安排,2016年繼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

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經濟仍有杠桿適度提升空間。今後一段時間加杠桿的目的,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通過穩增長來去杠桿。 

他分析說,從政府加杠桿到擴大投資再到產能過剩這個邏輯鏈條並非嚴謹,擴大投資並不必然導致產能過剩、重複建設。實際上,沒有投資就沒有供給,也就沒有消費,當下優化投資主體,改善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是加杠桿的關鍵。

  • 每日經濟新聞
  • 王可然
  • 每經記者 胡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