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合組織峰會為何跑去河南鄭州?背後下了很大一盤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486.html

上合組織峰會為何跑去河南鄭州?背後下了很大一盤棋……

一財網 一財網公眾號 2015-12-16 16:10:00

眾所周知,此前上合組織在國內開會的地方非京即滬。因此人們不禁要問,在中國,類似鄭州規模的二線城市相當之多,為何偏偏選中鄭州?

上合組織峰會,機動車四環內單雙號限行,全市放假3天……

這說的不是北京或上海,而是鄭州。

12月14-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首次在河南鄭州舉行。眾所周知,此前上合組織在國內開會的地方非京即滬。因此人們不禁要問,在中國,類似鄭州規模的二線城市相當之多,為何偏偏選中鄭州?

更進一步講,二三線城市的國際會議、世界性運動會似乎越來越多,已經不再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獨有的風景,甚至烏鎮也已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對於這一現象,專家的解讀是,在北京等超大城市存在的一系列城市病問題之下,我國城市發展思路也在進行相應的調整。

▌為何是鄭州?

鄭州身為一個內陸省會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相比南京、武漢、成都等內陸盛會並不算突出,因此,此次鄭州能成為“上合組織”峰會的地點,對很多人來講或有些許“錯愕”。

李克強邀請各國政要參觀鄭東新區

1、城鎮化的範例

14年前的2001年,人口近億、城鎮化率不足24%的河南省還是名副其實的“鄉土河南”,而作為省會的鄭州,卻囿於城區面積小、鐵路分割嚴重的困境,無法承擔“中心城市”的功能。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因此拍板決定,面向全球征集方案,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建設鄭東新區,輻射帶動周邊和全省的城鎮化進程。

“這里原來都是荒地、都是魚塘。”據報道,在和各國政要參觀鄭東新區時,李克強指著周圍一片片整潔現代的建築群落向各國領導人介紹,“這樣的變化充分說明我國中西部地區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也說明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

他隨即說,中國目前只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還有5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這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最強勁的內需動力。

李克強總理也在這樣的氛圍中順勢提出,上合組織各國在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合作的空間和潛力巨大。

鄭東新區

2、絲綢之路經濟帶:鄭州的獨特優勢

作為鄭新歐班列起點,以及連接隴海蘭新鐵路重要的中轉站,鄭州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地位凸顯,顯然,鄭州本次承辦上合組織峰會也將作為展示我國中部地區改革開放成就以及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一個典型。

鄭歐班列始於鄭州,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後到達德國漢堡,全程10214公里。首趟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於2013年7月18日運行,開啟了中國與歐洲的 “新絲綢之路”。2015年12月4日這一天,鄭歐班列開出今年的第150班列車,提前完成了年度開行任務,預計全年完成156班。

3、鄭東新區:李克強總理的大手筆

李總理曾在1998年就任河南代省長開始,至2004年調任遼寧省省委書記離開,曾在鄭州工作八年,是由團中央到地方工作的第一站,在任期間鄭東新區的向全球征集規劃方案,“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策都出自李克強總理的手筆。

李克強就任總理後,也多次關註與查看鄭東新區的建設情況。就在今年9月25日, 李克強來到鄭州考察時,便曾登上鄭東新區千璽廣場大廈頂層,從280米高空俯瞰新區新貌。

一個花絮是,在參觀鄭東新區時,梅德韋傑夫對李克強說,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的中原地區,但留下的印象卻異常深刻。“祝賀你們取得了這麽偉大的成就。”梅德韋傑夫說,“我知道,這是李總理曾經長期工作的地方,您也為這個地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克強俯瞰新區新貌(資料圖)

▌未來二三線城市會分享更多機遇

中國目前的“大城市病”已經非常嚴重,包括交通擁擠、霧霾等現象都與中國的超大城市化密不可分。“城市的發展主要是資源的聚集和布局,幾十年中國最好的資源都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數超大城市,因此城市病也越來越嚴重。”

也就是說,北京、上海等存在的一系列城市病問題之下,我國的城市發展戰略也有望進行調整,未來會把更多機遇分給京滬以外的大城市。例如,2016年G20峰會定在杭州舉辦,而不是北京、上海等世人皆知的“國際名片”城市。這也是繼2022年亞運會落戶杭州之後,又一個國際性重要活動放在杭州舉辦。

一方面,這表明中國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國際城市外,其他城市亦有舉辦國際性重要活動的能力。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國分散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功能的一個體現。

▌哪些城市機會更大?

那麽要打造十個類似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遇比較大呢?

在傳統計劃經濟時代就一直存在著十大中心城市,即目前固定電話區號三位數開頭的城市。這十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外,還有廣州、武漢、南京、成都、西安和沈陽。這些城市均是各大區的中心,各大區最好的大學和醫療資源基本集中在這些城市。

從城市發展進程來看,盡管改革開放之後不少沿海城市迅速崛起,但傳統歷史和計劃經濟時代的沈澱、行政等級、在區域內的中心地位等因素仍是影響城市規模的最重要因素。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各個大區的中心,如西北、華中、東北等大區的中心城市,行政等級比較高。目前我國的主要資源如財政、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的配置仍與行政等級密切相關,行政等級越高的城市資源配置越多,例如華中、中南開頭的大學主要集中在武漢,西北開頭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西安,西南開頭的多在成都和重慶。因此這些城市形成的聚集效應也越大。

也就是說,如果要打造十個類似北京這樣的城市的話,未來可能這些大區中心的機會更大。但這也不是說其他城市就沒有機會。這其中,改革開放之後迅速崛起的深圳是公認的一線城市,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十分牢固。長三角的杭州雖然不是傳統十大城市,但近年來杭州發展迅猛,在互聯網、信息經濟等多個指標方面已經與一線城市不相上下。

此外,如果要發展中心城市,中西部將成為重點。“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要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

也就是說,未來像鄭州、長沙等人口大省的省會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綜合來源:第一財經日報、解放網、新華網、鄭州日報、中國政府網等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