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D需要降温吗?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yNMDAwMDE5MzEyNQ.html

2009年《阿凡达》进场,带火了3D电影市场。

去年12月,这部电影在全球106个国家或地区同步上映时,登录的3D银幕数为5354块。当时全球的3D银幕数大约是6000块,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增加到7000块。

截至今年2月,中国3D银幕数已经达到970块,在全球3D银幕数排名中位居第二。排在榜首的美国,3D的资源显然更加成熟,银幕数达到3500块,是排在第三的英国拥有的数量的9倍。

从 这些数字来看,中国的屏幕资源已经处于“超英赶美”的状态,显示出观影市场的蓬勃生机。但是,硬件数量的暴增并不意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投资方、内容生 产商、设备制造商、院线的现状来看,尚未产生协同效应,以至于出现了用2D的价格购买3D的设备和技术,甚至催生了一批“假3D”等现象。

可以说,3D电影“高风险,高回报”的假设,让整个行业兴奋万分,但同时又处于虚火的状态。而参与者的实践,发现高额投入不一定会有相对等的回报。同时,当这个产业的价值链尚未形成合理的游戏规则时,难免会出现泡沫。

据 了解,2009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299亿美元。在电影票房的地区分布上,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为106亿美元,占到全球票房的36%。美国电影 协会表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得益于3D电影的盛行。但在中国,3D看似“叫好不叫座”,甚至有的电影由于上座率的考虑,把原来的3D拷贝改放 2D拷贝。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电影产业总票房62.06 亿元,比2008 年的43.41亿元增长43%。艺恩咨询预计,2010 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将突破100 亿元,2012 年将有望达到200 亿大关。在电影业平稳增长的同时,3D电影产业能否齐头并进,还有待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努力。(王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