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稱,美國的大型銀行又出新招以應對一項令人吃驚財務健康威脅——大量現金存款。
“道富銀行已經開始向部分存放大量美金的客戶收取費用。”知情人士透露。道富銀行位於波士頓,主要為機構投資者管理資產。全美資產數量最龐大的摩根大通今年已經削減了超過1500億美元的存款規模,其中有部分就是通過收費來實現的。
這些變化顯示,銀行和企業在現金上的矛盾升級了。許多企業手持大量資金,但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卻很少;而銀行也不想要某些持有成本太高的資金。於是,在力勸客戶轉移這些資金無效後,部分銀行開始對其收費。
驅使銀行這麽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低利率造成的利潤空間收窄。
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國內銀行存款總額達到1.59萬億美元,比五年前高出38%。而貸款占比卻從2007年的92%、2010年的78%一路跌至71%。銀行要努力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但低利率的大環境壓縮了存貸款利差,從而使得銀行利潤減少。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勢在必行,可能增加銀行的收入,然而這種情況並未發生。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衰退都降低了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
其二是金融危機以來,政府為避免銀行發生資金中斷所制定的新規。該新規於去年9月落地,由美聯儲等監管機構監督執行,內容包括流動性覆蓋比率,即銀行要持有足夠數量的易變現資產,以應對30天的擠兌危機——類似2008年迫使雷曼兄弟倒閉的那種危機。
因此,最近的收費主要集中於監管者認為有風險的大筆資金上,包括一些所謂的“熱錢”,即監管者認為可能在危機時流出的存款。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短期融資部主管施耐德表示,鑒於銀行開始對存款收費,他建議客戶增持美國國債、增加超短期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作為銀行存款的替代選擇。美國1月和3月期短期國庫券本周收益率為零,顯示出對資金安全性的極大需求。
其他銀行方面,有知情人士稱,紐約梅隆銀行和北方信托銀行雖然現在還未對現金存款收費。但紐約梅隆銀行發言人表示“不排除將來采取類似做法的可能性”。早在2011年,該行曾計劃對一小部分存款客戶收費,然而在一些客戶拿走資金後,這項計劃就終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