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馬訊(周路平、張光巖)10月10日消息,今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深化出租汽車改革專題新聞發布會,並公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兩份新規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簡潔來說,這兩個新規有以下亮點:一、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或拼車、順風車等名義提供運營服務;二、專車等新業態納入出租汽車管理範疇;三、網約車經營者、車輛和駕駛員實行許可管理;四、租車經營權實行期限制,逐步取消有償使用費。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在其官方網站密集公布了三份有關出行的提案:《關於立法治理專車市場的提案 》、《關於出臺小客車合乘(拼車)指導意見》和《關於規範出租車叫車軟件的提案》。
其中在專車提案中,交通部明確表示,加強網絡約租車平臺、車輛和駕駛員管理,禁止非營運車輛接入經營。
在拼車意見中,交通部稱,鼓勵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汽車共享,鼓勵市民合乘(拼車)出行。
而在有關出租車叫車軟件提案中,交通部表示,在鼓勵打車軟件有序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規範服務。
以下為交通部對治理專車市場、小客車合乘及出租車叫車軟件的答複:
關於立法治理專車市場的提案
關於立法治理專車市場的提案收悉。現答複如下:
網絡約租車運營模式是新時期現代信息技術在出租汽車行業的創新應用,對提高出行效率、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和滿足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出行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網絡約租車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發展定位不清晰、責任主體難以落實、私人小客車大量接入、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缺乏保障、對出租汽車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等突出問題。
目前,我部正在研究起草網絡約租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一是明確責任主體,提供網絡約租車服務平臺企業是網絡約租車的責任主體,要承擔相應主體責任。二是要保障乘客安全,加強網絡約租車平臺、車輛和駕駛員管理,禁止非營運車輛接入經營。三是要維護乘客合法權益,網絡約租車平臺企業對服務過程中發生的服務質量糾紛、安全責任事故等要承擔主體責任。四是要維護公平規範的市場秩序,網絡約租車平臺企業要遵守運輸市場規則,公平規範地參與市場競爭。五是加強政府監管,將網絡約租車服務納入政府管理部門監管,因勢利導,建章立制,促進網絡約租車規範發展。在規範網絡約租車發展的同時,我部也在積極推進傳統出租汽車深化改革,鼓勵傳統出租汽車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轉型升級,改進服務質量,拓展服務功能,為社會公眾提供更便捷、舒適的個性化出行服務。
關於出臺小客車合乘(拼車)指導意見
關於出臺《小客車合乘(拼車)指導意見》的建議收悉。現答複如下:
小客車合乘(拼車)對於方便公眾出行、提高道路和車輛資源利用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緩解“打車難”等問題具有積極意義。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小客車合乘出行較為普遍。近年來,隨著“低碳出行”理念的普及,小客車合乘出行也逐漸為我國公眾所接受。我部鼓勵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汽車共享,鼓勵市民合乘(拼車)出行。但小客車合乘(拼車)在發展中也暴露出運輸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私家車以共享合乘名義從事非法運營等突出問題,侵害了乘客和合法運營車輛的權益,擾亂了運輸市場秩序,亟需進行規範。
小客車合乘(拼車)屬於新生事物,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管理部門等各方認識尚未一致,涉及的管理部門也較多,需要繼續系統研究、深入探討,待條件成熟後再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
關於規範出租車叫車軟件的提案
關於規範出租車叫車軟件的提案收悉。現答複如下:
一、關於回歸大眾出租汽車屬於公共客運服務的性質認識的建議。關於出租汽車行業定位問題,目前主要有主張出租汽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和是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三種觀點。從理論和實踐上看,出租汽車行業定位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是要與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根據我國國情和城市發展水平,並隨著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斷完善,應將我國現階段出租汽車行業定位為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便捷運輸服務,主要滿足社會公眾特殊出行和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群體出行需求的交通方式。城市人民政府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出行需要,同時根據城市自身特點、交通需求、道路資源承載能力、環境保護等因素,適度發展出租汽車,使其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公共交通發展水平相協調。
二、關於扭轉滴滴打車影響近一半消費者權益的不公狀況的建議。自手機召車軟件在我國推廣應用以來,確實存在司機有時只接手機訂單,加劇了部分未使用打車軟件乘客的打車困難等問題,因此,我部在鼓勵打車軟件有序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規範服務,出臺了《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促進手機軟件召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有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著力營造開放、公平、規範、有序的健康發展環境,鼓勵支持發展人工電話召車,為不使用手機軟件召車的乘客提供基本電召服務,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均等化出行服務。
三、關於出租汽車服務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的建議。您在提案中關於組建一體化叫車預約服務平臺等建議,我部在《通知》中要求各地要加快建立完善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並將手機召車等各類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方式統籌考慮,有效保障群眾公平享有便利出行服務。目前,我部已成立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工作小組,正著手深入研究分析我國出租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研究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政策措施,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下一步,我部將進一步加大指導力度,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密切配合,促進各類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協調有序發展,推動建立高品質、差異化、多形式的出租汽車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務。
業內聲音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這一次專車的進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改革的一種倒逼。我們希望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孫榮:政府給專車運價進行定價,雖然有利於規範市場秩序,讓市場差異化競爭,避免專車與出租車'打架',但這樣的'高價'是否合理,有必要進行充分討論。
滴滴快的CEO程維:我們將讓一個業態從野蠻生長納入到合法合規,讓市場去檢驗它是否有生命力。如果有生命力,主管部門以這種開放的心胸去鼓勵創新,能夠創新,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希望和上海主管部門一起為全中國和全球的新業態管理規範摸出一條路來。
Uber(優步)官方:優步中國會認真領會管理辦法的精神,並積極參與整個辦法制定過程。我們已經和各地方政府在積極溝通交流中,會在地方實施細則頒布後,第一時間申請網絡約租車所需要的資質和證照。
附:坎坷的專車合法化
專車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一方面,根據國家交通法規,沒有運營資質的私家車不允許上路拉客,而目前市場上,除了神州專車全部采用租賃車輛之外,其它包括滴滴快的、uber、易到用車都大量接入私家車,只是私家車掛靠在了一個租賃公司名下;另一方面,民眾乘車需求旺盛,出租車頑疾難除,專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專車快車的價格往往低於出租車的價格,而且服務遠優於出租車。不過民眾間的歡迎並沒有改變專車非法化的事實,成都、杭州、北京、廣州等各地交通部門都將專車劃入違法運營的範疇。
4月30日,廣州市工商、交通委與公安三部門聯合行動,以“涉嫌非法經營”,對Uber廣州分公司進行檢查,一批用於攬客的手機被查封。廣州市交通委表示,交通運輸部已多次明確,各類“專車”軟件公司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凡利用私家車等社會車輛從事“私租車”服務的,均涉嫌非法營運,市交通部門都會依法處罰。
5月7日,uber成都分公司也被曝出被聯合執法,而滴滴方面也被武漢交通部門約談。
相比於這些約談,打車平臺也開始采取整改措施。6月4日,滴滴官方發布公告,取消未來兩周的免費快車活動。這個促銷補貼活動取消的前兩天,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交通執法總隊和公交保衛總隊共同約談“滴滴專車”平臺負責人,明確指出該公司推出的“滴滴專車”及“滴滴快車”業務,使用私家車和租賃車輛配備駕駛員,從事按照乘客意願提供運輸服務並按里程和時間收費的客運服務,違反了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
事實上,各地交通部門的態度並沒有完全一致,更多地方政府對專車表現出模糊和搖擺。而作為滴滴快的、優步等打車平臺,他們也在試探政策的臨界點,不斷變更政策。譬如減少補貼力度、停止發商業短信等等。
實質性的突破來自上海。10月8日,上海交通委宣布向滴滴快的頒發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這是國內第一張專車平臺牌照。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已在客觀上為專車的合法化率先打開了一道口子,這意味著,一直處在灰色地帶的專車或將有望尋得路徑走向“合法”。
“上海模式”允許符合相應條件的車輛接入網絡約租車平臺。除了要求平臺方具備企業相關資格和所在地的服務能力外,還需獲得互聯網業務資質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平臺數據庫接入監管平臺,註冊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大陸境內等。而車輛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後獲取營運證,司機也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後獲取從業資格上崗證。
不過專車合法化還有一道坎,即全國合法化。不過隨著交通部的管理辦法出臺,很快將在各地全面開花。廣州交通部門曾在“上海模式”出來之後表示,交通部上位法出臺後,廣州會立即出臺相應的地方管理辦法,加快推出官方的約租車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張光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