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營運人生(9)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40498&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證監會上周五指 控高盛在一項金融衍生產品買賣時欺詐投資者,嚇到投資者第一時間雞飛狗走,金融股重創,可以講得上係一個「金融股股災」。美股開市時都好地地,有關消息一 出街,高盛股價急插近15%,拖累美股由高位跳水近180點,杜指失守11000點。下午杜指跌幅收窄,不過仍大 跌126點或1.1,收市勉強企於11000點上方,報11019點;標普500指數跌穿1200點,收報1192點,跌209點或1.6%。

 

美國自己開咗個頭, 英、法及德國政府亦表示會嚴查高盛集團,美股期貨指數繼續弱勢,杜指期貨最新報10946點,比現貨低水73點。 總結上周,美股周五抹去了前四日的大部份升勢,杜指微升0.2%,標普500指數倒跌0.2%。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跟 隨大幅下挫,ADR港比指數收報21479點,比香港收低386點或1.8%。匯控收83.23元,比香港收市低 1.6%,中移動收報78.09元,比香港收市低1%。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高盛集團及其一位副總裁欺騙投資者,在一項與次貸有關金融産品的重要事實問題上向投資者提供虛假陳述或加以隱 瞞(詳見今天頭條日報專欄)。全世界都有好多大戶做緊殺散戶的事件,全世界都有好多散戶不斷在輸錢,本來都不是問題,但高盛涉嫌的問題是它在做配對,兩邊 都收佣,不單無警告散戶對手做緊乜,仲把產品包裝得靚靚賣出去,咁就有啲問題。而高盛就對呢啲指控大力否認。

Duncan- Williams資深副總裁Jay Suskind表示,證管會指控高盛時一旦用上了「欺詐」這個嚴重的詞句,「一切辯解都是徒勞的。」投資者擔心美國聯邦政府可能將再度嚴格審查整個金融行 業,「短期內,金融板塊肯定會承受壓力。」

高盛這家美國歷史上最 賺錢,即使係金融海嘯期間,亦賺到盤滿砵滿嘅公司。上周五股價收市勁挫12.8%,係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大單日 跌幅,其他金融股也普遍遭受重挫。美國運通跌3.4%、摩根大通跌4.8%、大摩及美銀齊挫5.5%。值得留意嘅係,這件「高盛醜聞」爆出時間,恰恰喺總 統奧巴馬正要通過一個自1930年以來最富爭議性的金融監管議案的關鍵時刻,時間非常巧合。高盛事件掃除通過監管議案的障礙,倒過頭來預示美股短期內還要 受該議案帶來的後果困擾。

上週提到Mya的個案,50出頭,只有10萬積蓄,人到中年無錢百事哀,真係要搞搞,特別要從基本的理念搞起。

我遇上新相識的朋 友,問起我做乜,我有時會講話我做「出入口生意」,其實我們人生真係做緊唔少出入口生意,無論自己的健康、事業、投資,莫不和出入口有關。以健康為例,人 到中年,10個人中,有7、8個偏肥(而家愈來愈多少年肥,即係10歲、8歲已開始偏肥),就係搞唔掂出入口生 意,入口多,出口少,食得多,用得少,累積愈來愈多,就變成中央部位的車軚。中年人肥胖仲有經濟及生物原因,經濟原因是呢一代中年,細細個家庭唔係咁有 錢,無乜好嘢食,到而家有少少經濟條件,就成日想食好嘢,入口太多。生物原因是人過40後新陳代榭急促放慢,即使和後生時食同樣嘢做同樣運動,由於代榭減 慢,一樣會肥,若食得更多、運動得更少,自然肥死你啦。

所以控制體重的原理 好簡單(但好難做),一係食少啲,一係做多啲,即係減少入口,或增加出口,若能兩者齊做,當然有雙倍效果。搵本簿 出來,記低自己每日食幾多嘢,做幾多運動,然後做計劃,一加一減,應有效果。搞吓計劃,用番一般人有的三分鐘熱度,用3、4個月時間,減10、8磅唔係太 難,難係難在可否持續。若你搞得好激,一日只食兩個蘋果,捱一兩個星期,可以暴減20磅以上,但咁樣做好似炒食雞股突然賺4、5成一樣,呢次可以贏,下次 又輸番突,戰果無法保持,無用,千祈咪試。

體重可以營運,財產當 然可以營運,又係另一門出入口生意,但做法剛好和管理身體相反,因為想健康要減少累積,管理財富要增加累積,所以要入口多,出口少,就有剩餘,可以累積。 先講出口,在生活開支方面,要控制經常性開支,經常開支係指一啲每個月、每年都要恒常支出的錢,經常性開支係可以令你啲錢不斷流失,長期效果極驚人。經常 開支例如養車,例如仔女學費,都可以好大。買架新車好少少的要20萬以上,分10年折舊,每年都唔見2萬,仲要牌 費、燕梳、油錢,可能又要2、3萬一年,即係經常性地每年無咗4、5萬。仲唔計你若俾現金,就損失了20萬的機會成本,你攞去買恒生H股基金(2828)股價及相關新聞 ,20萬投資10年變40、50萬一啲都唔奇,但買架車,10年後變成只值1、2萬的殘車。所以唔養車就算出街時截吓的士,使費都節省不少。單計一項開 支,10年可以令你唔見咗40萬,小數怕長計。

第二項講仔女學費,網 友myself講到個仔讀書每月5000元,計埋校車、午飯、左學右學乜嘢都要學的開支,一個月隨時要7000元 才可埋單,一年84000元!(貴過揸車好多啊),3年幼稚園、6年小學、6年中學,15年,讀到中學畢業直線計唔計利息要126萬,再加到4年大學時若 出國留學,每年40萬,要160萬,夾埋單計讀書要286萬,若有兩件要572萬! 加埋其他開支,可能講緊700、800萬! Myself個仔讀5000元一個月的學校,唔算最貴,有近10000元一個月學費的學校。你諗吓,養兩個仔女呢700、800萬開支,如果減少到100 萬(即一個仔每月總開支約2800元),即係多600、700萬去投資,15、20年累積下去,滾動回報可以變成1000萬、甚至2000萬!

單計基礎教育一個仔 讀到中學畢業要126萬,唔係少數目,可以吸乾一個中產家庭的大部資金,係唔係咁值得要睇個案,有啲學校係貴得有 道理,有啲唔係咁得。以中學計,國際學校固然貴,好多直資中學、私立中學搞IB課程都唔平,4000、5000元一個月學費的比比皆是,但由於課程新,好 多老師無經驗,學生只是像白老鼠一樣,俾新老師試驗點教書,學生唔係幾學到嘢,唔係咁值得去試,這些學校除了貴之外,還有教學質素問題。不過話得說回來, 子女教育問題,可以係夫妻關係的火藥引,大家要有共識,唔好睇完我篇文,馬上叫個仔轉校,否則好易打大交。我只係想講,好多巨大而長遠的開支,要小心想清 楚,值唔值,有無便宜好多的方法,都可達到類似的效果呢?

個人收入想入口部份 增加,唔係咁易,想出口部份減少,可能痛苦啲,但較易執行,係時候用本簿(其實用部手提電話的記事簿都得),記下 自己的開支,睇吓有無做手術開刀的空間。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