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現真實版開心農場

2015-05-11  TCW
 
 

 

離開慢食大學,我們在距離伯倫佐六個小時車程的威尼斯鄉間,尋找佩屈尼口中,由青年配上科技所實現的藍圖。

首先,是美國最大科技網路媒體TechCrunch所說的「開心農場的真實版」。

這是個很不真實的地方:從威尼斯火車站離開,我們的車一路往農田裡開去,沿著河邊一條只能容許單向通行的窄路,視線裡除了電塔沒有其他,突然,看見了幾個大大小小的「盒子」,落在綠色大地上。

總共五片田全都屬於H-Farm, 義大利最大的創投,大到需要高爾夫球車接駁的空間,進駐超過三十間新創公司,近五百個人藏在田裡面。

Grow the Planet(簡稱GTP)是最早受邀入駐H-Farm的團隊之一,它解決的是全人類最早遇見的問題,如何種植?

他們,透過GPS提供耕種建議初學種植者,唯一要做的即打勾

打開GTP的平台,類似臉書的介面,每一步都為了栽種者設計,「通常,你會拿到一包種子,上面有你的序號,」共同創辦人彼拉斯(Leonardo Piras)解釋,輸入序號之後,不管你坐在辦公室還是家裡,彷彿一位農夫助教伴你左右。

畫面上出現從屋頂、盆栽到田地共八種選項,選定後挑選要種的植物,根據你的GPS定位,GTP會告訴你現在是不是生長季?跟你確認是在戶外還是室內種呢?如果還是擔心,GTP介面上準備了教學動畫、遊戲,讓你先練習。

畫面的右側顯示著天氣、月亮,根據你的所在地,告訴你生長期應該是多長,每一天你應該做的、該達成的,全都幫你安排好,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打勾。

他們,能服務全球七五%地方讓你沒有農田地,也能種出蔬菜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取得每一個時區的生長情形,全世界七五%的地方,我們都能給使用者一步一步的建議,」彼拉斯說。

如果你的栽種規模、種類較多,GTP幫你每一種植物都做了日記,就像臉書一樣,待辦事項以紅色提醒顯示。

「我必須說,這是一個很獨特、很熱情的社群,」彼拉斯笑說,全球橫跨五大洲、二十萬使用者並不算多,但每人每天使用四十五分鐘以上,並且成立群組、論壇,按照地域、植物種類而有不同分組,一個初學者也能得到所有需要的幫助,從種子到收成的工具,GTP平台樣樣提供,你還可以跟其他使用者交換種子,「最遠的是挪威跟日本的交換!」因為抓住了「最綠」的一群人,從Ikea(宜家家居)、地方政府,年營收十億歐元以上的歐洲食品廠,都與GTP合作,希望由種子、植栽等活動,貼近對「好食物」追求的潮流。

過去,青年入農總是遇到經驗不足、無法掌握在地氣候等障礙,GTP的存在,即使你是一個二十歲的大男生,只有陽台幾坪,也能輕鬆種出自己的蔬菜。

正式上線約兩年,這個以種植為主的社交網站年營收,已達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降低自己栽種的門檻之後,不只是辦公室裡的療癒香菇,把家中樓頂開闢成小田園,不再只是農家子弟才有的專利。

要離開H-Farm之前,一面大大的牆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上頭顯示義大利的文化榮耀,羅馬競技場、蒙娜麗莎的微笑、偉士牌機車、法雅特……。就在H-Farm的標誌旁,寫著一句義大利俗語:「Contadino : scarpe grosse e cervello fino(著陋鞋,但胸懷遠志)」

「那是形容農夫的,」彼拉斯解釋,在乎外表的義大利人,鞋子的精緻度與財富、品味成正比,而總是在田裡工作的農人,大大的破鞋子,就成了以貌取人者的笑柄;這句諺語,正提醒在該國以農為本的文化中,農夫其實是最有智慧與遠見的。

「這句話放在這,是要我們不要只羨慕矽谷的繁華,更要記得想得遠、夢得大,」他說。

【延伸閱讀】義大利對農業補貼比台灣少,出口產值卻更高!

義大利補貼農業占比僅台灣6成農產品占出口總值比卻是台灣4倍

註1:補貼占農業產值比為2012年數據、農產品占出口總值比義大利為2014年、台灣為2013年註2:補貼占農業產值比台灣數據以2012年農委會決算數、7成用在對農業的支持補貼上推估,再除以2012年農業生產總值得出

資料來源:歐盟統計局、義大利農業經濟研究院(INEA)、農委會

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