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仔」的生財之道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3/05/%e3%80%8c%e8%b2%a1%e4%bb%94%e3%80%8d%e7%9a%84%e7%94%9f%e8%b2%a1%e4%b9%8b%e9%81%93/

筆者上回提到不同交易在披露上的不同分類,大概分為股份交易、須予披露的交易、主要交易(包括收購及出售)、非常重大的事項(包括收購及出售)等。今天筆者則想探討一下,有一類型的公司會經常作出這些披露,以及這個行業的運作模式及可能涉及的財技。

俗稱「財仔」的財務公司,主要都是倚靠放債維生。現時這些放債公司大行其道,早已不是甚麼稀有資源。有些公司主攻樓宇按揭業務;有些則主力提供無抵押品的融資,總之各有各路數。一般來說,提供樓宇按揭業務因牽涉金額較為巨大,而且也有可能出現斷供的情況,因此息率會較高,動輒也要十多厘。對普通放債公司,普遍也是收取約年息八厘至十厘左右。

以一筆一千萬元的貸款為例,如果收取年息十厘,也就是說一年的利息是一百萬元。從放債公司的角度看,這筆生意便能為公司帶來一百萬元的利潤。對於創業板公司而言,其盈利能力通常也較低,一年盈利可能只有一千萬元左右。因此,上述的生意便令公司輕易地觸發披露責任,從而發出通告披露。按照以上例子,該宗交易的利潤是一百萬元,佔公司盈利10%,因其百分比比率是5%或以上,同時又低於25%,因此屬於「須予披露的交易」。所以,只要翻查那些放債公司的通告,經常會看到它們因觸發盈利比率而作出披露。

klc2

若然公司盈利少,就算一筆普通貸款,公司很易便觸發「盈利比率」的披露責任。

雖然比其他公司有較多的披露責任,表面上公司的營運較具透明度。然而,如果我們了解這些公司的運作模式,便不難推斷出其中亦有「上下其手」的地方。要令放債公司得以順利運作,首先要確保銀彈充足,因為這就是做生意的本錢。通常公司會向銀行以較低息率拆入資金,有些則由大股東本人提供貸款予公司,然後由公司以較高的息率向借款人提供貸款。只要有客源,而該名客戶又準時還款的話,公司基本上便能輕鬆賺取中間的淨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

既然放債業務也是「easy come, easy go」,一些精於財技的高手,便會將這些業務作為他們的生財工具。做生意有風險,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應用在借貸業務上,其風險便在於借款人未能依時還款,導致有壞帳的出現。所謂「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借出去的錢猶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所以公司也難以保證收回整筆貸款金額。萬一出現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致令公司的營運現金流上出現問題,公司便大條道理,名正言順向小股東伸手要錢,要求股東們同心協力,替公司度過難關。

另一個奧妙的地方,在於借款人的身份。雖然借貸公司做足披露,但是在其通告上,一般也不會公佈有關借款人的詳情,多以客戶A、獨立第三方等名稱取代,所以「有披露等於無披露」。有心人只要透過友好人士所控有的公司,向借貸公司借款,這就等於將公司內的錢,神不知鬼不覺地套了出來。友好人士依時還款的話,公司的經營便繼續相安無事,甚至可以用另一間公司的名義,重複上述動作,製造虛假盈利,營造出公司業務增長的假象。當有心人需要用錢時,友好人士便可以突然間「失去還款能力」,令借貸公司蒙受「損失」,繼而利用其上市平臺集資。

正正因為財仔有以上兩個疑點,筆者一向少買這類股票,免得落入了莊家的圈套。因此,一些典型向下炒的股票,有時公司也會涉足一些放債業務,以讓其蒙混過關,將其不斷大量印發「公仔紙」的行為合理化,然後便能將籌集回來的資金,一下子透過「壞帳」套出來。最近這些財仔公司熱炒,筆者也發現到有部分上市公司,疑似利用上述財技圈錢,各位讀者們不可不防。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股領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