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動起來的汽車後市場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503/t20150326_734365.htm

  汽車後市場突然風起,面臨版圖重塑,車主的使用場景也因移動互聯網而動起來。變革剛剛開始,誰能分得一杯羹,誰又能成為汽車後市場的大入口?

  王陽 / 文

  以洗車為先鋒,養車服務領域正在掀起一場圈地運動,陣勢一如三四年前的「千團大戰」;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攜品牌、流量、資金優勢,從提供所售配件的線下安裝服務開始,全面切入汽車後市場;收集車主駕車行為信息並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確定保險費用的UBI模式正在撬動車險市場;查違章、找車位、代駕、查路況、二手車等汽車後市場產品都在努力地尋找突破口。

  2014年,汽車後市場熱鬧空前。汽車後市場一直存在,為何突然風起?不同的汽車後市場產品各自打著怎樣的算盤?未來,誰又會是汽車後市場的大入口?

  因何而動?

  汽車後市場是指汽車出售以後,圍繞汽車使用過程的各種服務,維修保養、裝潢改裝和洗車養護等均屬於這一範疇。不難看出,其市場規模與汽車保有量和平均車齡密切相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37億輛(附圖)。雖然部分城市為解決擁堵問題而實行了汽車限購政策,但該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汽車保有量的增速,相對於整個汽車市場,限購所帶來的影響非常有限,汽車保有量的整體趨勢仍然是上漲。

  汽車的保修期一般為2-3年/6-10萬公里,這就意味著,截至2010年底的將近1億輛民用汽車現在已出保修期,因4S店維修費用較高,這1億輛汽車中的相當一部分將分流到非4S店尋求養護服務。

  另外,二手車交易必然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上升變得日漸活躍,而二手車是汽車後市場的重要力量—新車主可能不喜歡舊車主對於車的裝飾,並且,出於心理補償,新車主往往會對二手車進行從裡到外的全面美容保養。

  但是,汽車保有量的上升和二手車交易的活躍只是汽車後市場的基本面,突然的風起,主要還是依靠政策推動。

  2013年10月1日,國家汽車三包政策《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正式開始實施,其中最大的變化在於:只要按時進行了合理的保養,不在4S店養護的汽車依然可以享受4S店的保修服務。為了確保這一政策得以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推出了汽車三包專家管理系統,聘用數千名汽車專家,為汽車三包爭議處理提供技術諮詢保障。

  不僅如此,4S店「壟斷」汽車維修保養的基礎也正在被打破。2014年9月18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從明年起,汽車生產企業要在新車上市時,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徑、合理的信息價格,無歧視、無延遲地向授權維修企業和獨立經營者公開汽車維修技術資料」。

  《意見》還明確指出,「打破維修配件渠道壟斷,鼓勵原廠配件企業向汽車售後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標的獨立售後配件;允許授權配件經銷企業、授權維修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或終端用戶轉售原廠配件;車主享有使用同質配件維修汽車的權利」。

  雖然變革才剛剛開始,也必將阻礙重重,但是有了公開技術資料、打破配件渠道壟斷、汽車三包政策的組合拳,汽車後市場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借此東風而活躍起來。

  格局變動之外,借由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基於位置為汽車和車主提供服務的汽車後市場產品使用場景也在全面啟動。

  養車服務「千團大戰」

  「9.8元洗車」、「1元洗車」、「0元洗車」……洗車服務正成為汽車養護APP市場開拓的急先鋒。

  養車點點於2014年6月上線,車主可在其APP內通過定位尋找附近的洗車行。為了儘可能招攬用戶,其目前主打「1元洗車」,表示將投入1億元進行洗車補貼。上線半年時間,養車點點服務已覆蓋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日訂單超過3萬,合作商戶超3000家,且商戶可以每天提現。在此基礎上,其收穫了A輪400萬美元、B輪3000萬美元的融資。

  「國內空氣髒、路況差,洗車的需求比較大」,養車點點COO王冠傑表示,「我們考慮怎麼粘住客戶,保養必須要做,但是頻率低,美容又不是必須做,只有洗車是最好的選擇,頻率高,又是必須做的。」養車點點計劃將洗車補貼一直進行下去,「車主不可能因為你有補貼就每天去洗車,一年七八百塊錢就能把一個車主留在平台上,我們認為很值」。

  按照養車點點的規劃,下一步是將洗車的用戶轉化成維修保養的用戶,並採取C2B的方式,由車主提交需求、商家來報價。王冠傑表示,養車點點可以為汽車服務網點帶來新的客戶,而車主之所以選擇通過養車點點支付保養訂單,就在於養車點點能從中扮演第三方擔保的角色,一旦出現爭議,養車點點將從中協調。養車點點並不打算通過維修保養業務盈利,洗車和養護都只是為了聚集流量,廣告才是其變現的主要方式,當然目前還只處在聚流量的階段。

  立足於深圳的快洗車,想法與養車點點類似,保養都是洗車的下一步。「很多人做保養都是找熟人看,哪個店靠譜,快洗車從中做擔保,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可信任的市場。」快洗車創始人牛建敏表示。快洗車正在某眾籌平台上發起融資,但投資人反響並不熱烈,在牛建敏看來,個人投資者並不太能接受需要燒錢的生意,「他們好像看不到賺錢的希望似的」。

  快洗車的洗車費用為每次9.8元,這一定價在洗車大戰中並不具備優勢,牛建敏也在積極為快洗車尋找投資,以期可以進一步降價。目前,深圳地區約有500個商戶與快洗車建立了合作關係。據牛建敏介紹,快洗車正在跟一些銀行和保險公司對接,「很多銀行和保險公司給客戶提供洗車的增值服務,比如送某個洗車店的卡,但網點的選擇非常侷限,今後就可以送快洗車的洗車券,這樣車主可以自主選擇網點」。

  與養車點點、車點點、快洗車等APP計劃從洗車過渡到養護服務不同,車螞蟻直接就定位於養護服務平台。車螞蟻PC端網站上線於2013年4月,一年半之後,其推出移動客戶端。雖然也提供洗車服務,但並不是其主打服務,基礎清潔方案的價格為15元。

  在車螞蟻上,車主可以購買「現成」的養護服務,也可以選擇人工協助,獲得報價,也就是B2C和C2B的區別。據其聯合創始人歐陽鋒介紹,截至目前有5萬車主使用過車螞蟻的服務,其中70%是B2C,30%是C2B,C2B的客單價通常較高。車螞蟻定位於養護商戶的訂單管理與分配中心,同時也相當於商戶的市場營銷部。值得注意的是,保養服務中的配件是由車螞蟻提供,用戶通過車螞蟻預約保養服務後,車螞蟻會將配件配送到門店。因為是集中採購,車螞蟻的配件採購價格要低於門店從代理商處進貨的價格,門店除了可獲得工時費,還可以跟車螞蟻就配件差價部分進行分成。門店可獲得的分成比例並不固定,而是根據消費者的評價而確定,「如果評價好,商家就能得到更多的錢,這也是約束商戶的方法。」歐陽鋒表示。也就是說,消費者的評價越高,車螞蟻的抽佣比例就越低。

  此外,車螞蟻還設置了專門的線下服務人員,每個人負責一個固定的區域,其任務包括對門店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接待車螞蟻用戶、監督服務質量等。「表面上看店裡有人就成本高,但如果因為線下服務不好,丟失掉的一個客戶要重新讓他回頭的成本更高,」歐陽鋒說,「車螞蟻的目標是通過門店培訓與管理等制度提升門店整體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溢價能力。」

  不難看出,無論哪類養車服務平台,其核心價值都在於,消除車主與養護商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幫助車主找到靠譜的養護商戶。它們的產生是由中國汽車後市場中非4S店部分魚龍混雜的客觀現狀決定的。在美國,AutoZone、NAPA、Pepboy等大型連鎖汽車服務品牌完全能夠覆蓋車主的需求,而對於洗車、簡單保養等工作,車主也更樂於DIY。

  但對於一部分中國車主而言,不要說DIY,他們甚至懶得將車開到養護店。這就讓一批包括車爵士、洗車哥、車保姆、車護士、車潔士和車立潔等在內的上門洗車服務商應運而生,同時崛起的還有e保養、車極客、卡拉丁、府上養車和易捷卡等上門保養服務商。

  對於上門洗車、保養服務商來說,表面上看可以節省門店租金,但其實際投入甚至可能高於線下服務商。線下的小型養護店通常輻射半徑只是周邊幾公里範圍內,一家門店也可以玩得轉,但如果是提供上門服務,就必須要覆蓋更廣泛的區域,對人員和設備配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很多上門保養服務商不斷尋找加盟商的原因所在,而一旦加盟過多,把控服務質量又成了新的難題。

  美國洗車O2O項目Cherry的失敗經驗值得借鑑。其基於LBS提供上門洗車服務,2011年11月上線之初即獲得75萬美元天使投資,2012年4月獲得450萬美元A輪融資,但上線僅一年後,就宣佈倒閉。其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過分注重線上產品而忽略了線下的資源整合,並且成本一直得不到控制。

  O2O最終拼的還是線下的服務能力,某券商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如果它們的思路還是在線上把流量搞起來,就跟2010年的團購大戰一樣,很快90%就會死掉,因為它們對產業鏈沒什麼影響,只是壓壓價,汽車後市場可能也是這樣。如果你在線下有很多資源,通過互聯網壓縮一些環節,消除信息不對稱,是可以的,但是線下的推廣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並且,一旦淘寶或是京東介入這一塊,對一般的創業企業來說,壓力都會非常大。」

  養車服務APP的主要目標是幫助車主與現有的汽車服務網點進行對接,可以說是盤活了存量,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主走出4S店,建立新的汽車服務網點、挖掘增量的機會也被巨頭看重。2014年11月,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宣佈在中國啟動博世汽車專業維修特許加盟業務,以「博世車聯」作為品牌,提供一站式汽車維修保養服務,博世將為特許加盟商提供包括建店規劃、設備管理、商業策劃、維修站運營及客戶關係管理等全方位的諮詢服務。

  配件O2O: 線上購買+線下安裝

  養車服務領域主要是一眾初創企業在拚殺,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也對汽車後市場虎視眈眈,但它們基於自身既有優勢選擇了另外一種思路:線上銷售配件,支持線下安裝。

  汽車配件的壟斷正在被打破,但蓋世汽車研究院在其報告中指出,中國的汽配流通領域已經不太可能出現連鎖業態。其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商品流通的業態從最初的層層批發分銷模式,到上世紀末風靡一時的連鎖零售模式,再到本世紀的電商模式。美國的配件連鎖銷售巨頭誕生於連鎖模式盛行的時代,但中國的市場起步較晚,將會跳過連鎖店業態,直接過渡到電商為主的業態。同時,蓋世汽車研究院還指出,因為中國車主往往不具備DIY的能力,所以,單純銷售配件的形式依然行不通,佔據主流的將會是O2O模式。

  2014年11月初,淘寶發佈汽車後市場O2O戰略。淘寶網總裁張建鋒在發佈會上表示,汽車後市場是個價值5000億元的大蛋糕,而且駕齡5年以上的車主只有25%還在4S店做售後,越是懂車的車主往往更容易選擇方便且費用低的汽車快修店。

  在淘寶汽車頻道,車主可以購買支持線下安裝的配件,然後帶著配件到淘寶汽車合作的線下店進行安裝,工時費由服務商自主定價,由車主支付。目前,已經有北京、上海等200餘座城市的超過3萬個汽修服務網點加入淘寶汽車的服務網絡,支持包括發動機油、濾芯、車燈在內的數十個項目。淘寶汽車方面表示,在淘寶汽車完成配件購買和維修養護的預約,有望將消費者的汽車養護成本降低30%以上。

  在淘寶汽車,除了以配件銷售為核心的O2O之外,車主也可以選擇單獨的養護服務,例如洗車、保養等,但因為尚處於起步階段,成交量寥寥。

  京東和亞馬遜切入汽車後市場的思路與淘寶汽車類似,均是線上配件銷售加線下安裝。不同之處在於,淘寶汽車是純粹的第三方平台,而京東和亞馬遜將自營配件作為重點。京東選擇了從輪胎切入,支持所有自營和合作第三方所銷售輪胎的線下免費安裝;亞馬遜目前僅支持自營商品的線下安裝,並且車主需支付工時費。

  除了綜合性電商平台的加入,還有養車無憂、途虎養車等垂直養車平台採取類似的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配件銷售和線下安裝在無形中被分割成兩個獨立的市場,消費者可以分別選擇配件商和服務商,並分別進行評價。但其中的問題也顯而易見,一旦後續出現問題,到底是配件品質不過關還是安裝技術有待提高,應該由誰來界定?

  此外,對於線下維修店而言,淘寶汽車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其賺取配件差價的機會,如果只是賺取工時費,其利潤空間將被大大壓縮。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尚處於開荒階段的市場以及淘寶汽車的評價體系,給線下汽修服務網點帶來了打造品牌的可能。

  而與養車服務相比,「線上買配件+線下安裝」模式最大的障礙還在於,其受眾面較小,自行購買配件要求車主對汽車有一定的瞭解,在中國,這個群體還在培育當中。

  代駕:查酒駕催生的大生意

  從2010年開始執行的「酒駕入刑」以及常態化的查酒駕行動催生了代駕這門大生意。酒店最先推出了代駕的增值服務,很快一些小型代駕公司與酒店合作,通過派發小卡片或在酒店外駐點的方式運作起來。但無疑,輻射的半徑極為有限,甚至需求的對接也具有偶然性。e代駕想要做的,正是對代駕市場的資源進行整合。

  e代駕2011年10月上線,目前已開通112個城市的代駕服務,全國範圍內代駕師傅將近5萬名,每天產生4萬個訂單,90%來自於酒後代駕。2014年10月,e代駕獲得2500萬美元融資,估值達到2.5億美元。其中,58同城(WUBA.NYSE)投資2000萬美元,佔股7.8%。

  在e代駕師傅版APP當中,代駕師傅可以自由選擇「在線」或「不在線」。據e代駕市場負責人張東鵬介紹,一個兼職代駕師傅的月收入一般為5000-6000元,如果是全職,月收入基本超過1萬元,在北京,已經出現了月收入超過2萬元的師傅。

  e代駕在各個城市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根據不同時段,10公里之內的收費分為39、59、79、99元四檔,收費隨著里程的增加而增加(e代駕APP還通過技術實現了里程計價功能)。在二線城市一般為39元起、59元起兩檔,三線城市則為19元起。e代駕的收入來自於代駕費的分成,每個城市的分成比例也不盡相同。

  代駕服務是非常典型的O2O,車主和代駕師傅都在不斷的移動當中,e代駕的出現不僅撮合了移動的雙方,也可以有效避免跑單的發生。「代駕這個行當在中國有十幾年的歷史了,但是口碑不太好,很多人提到就會說『黑代駕』,e代駕希望做的就是淨化這個市場。」張東鵬說。作為車主和代駕師傅的對接平台,e代駕需要保障雙方的權利。e代駕的代駕師傅需要有5年駕齡,並經過嚴格的篩選,而一旦代駕過程中出現小刮碰,則會由e代駕負責。

  代駕服務的基礎,是既要有足夠的客戶,又要有充足的代駕師傅,缺了哪一頭,另一頭都會快速流失,並且,二者的數量必須要交替上升才行。58同城在投資e代駕之前曾於2014年4月推出「58代駕通」,憑藉資本和在招聘上的優勢籠絡了大量的代駕師傅,但由於無法招攬到足夠的客戶數量,最終不了了之,轉而入股e代駕。

  作為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平台,58同城在品牌、流量、招聘業務上的優勢,正是快速擴張的e代駕需要的。張東鵬表示,e代駕正在與「58代駕通」進行代駕師傅資源的整合,未來還可能在招聘師傅、推廣上進行合作。

  UBI車險:告別保費一口價

  對於車主而言,代駕並非剛性需求,但車險卻是必不可少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車險是指基於車主的用車行為而計算保費,在歐美成熟國家由來已久。在美國,不同的UBI 保險公司採用了不同的口徑:MetroMile每月的車險保費為一筆固定費用加上按照駕駛里程計算的費用;Progressive連續數月監控車主的駕駛行,並據此確定保費折扣,最高為30%;Allstate則會綜合考慮總里程、日行駛時間和急剎車次數等諸多因素,從而得出保費。

  UBI車險是對司機安全駕駛的激勵,有利於改善車險業80%安全行駛的司機為20%司機埋單的現狀。UBI車險的實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蒐集車主駕駛行為數據,其二是車險保費市場化。

  制約中國UBI車險發展的,並不是技術,而是車險政策。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n-Board Diagnostics,俗稱OBD盒子)已經能夠蒐集發動機運行情況、車速等數據,但是中國的車險保費依然沒有市場化。2001年,中國保監會曾試點車險保費自由化,但2006年再次收緊,保險公司只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商業車險A、B、C條款費率中選擇。2014年,保監會發佈《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2015年1月,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透露,車險費率改革將在黑龍江等地啟動試點,把商業車險的產品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以激發保險公司發展創新的活力。

  雖然車險保費市場化改革尚未塵埃落定,但以打擦邊球的方式進行的「返還型」或「獎勵型」車險嘗試已經開始。

  車險無憂網上線於2012年1月,為車主提供車險比價、購買服務。2014年7月,車險無憂推出OBD盒子「車寶」,用戶可以免費領取「車寶」用以記錄駕駛行為,而如果購買了UBI車險,並且一年不出險,則可以按照「車寶」所記錄的安全行駛的里程數獲得獎勵,並且獎勵收益每天都能看得見,總額最高可達到保費的50%,獎勵可在保險到期後全額提現。目前已經有包括民安保險、富德保險在內的數十家保險公司與車險無憂網合作。車寶官網顯示,截至2015年2月12日,全國「車寶」用戶已經累計獲得超過261萬元的獎勵。

  大數據評估模型是車險無憂UBI車險產品最為看重的,車險無憂聘請了一支北美註冊精算師團隊,制定了271項駕駛行為分析指標,將駕駛行為量化評級。車險無憂CEO帥勇曾表示:「一些企業通過OBD收集了數據,但用途不明確,那前景就是不明晰的。車險無憂要做的,就是讓數據模型最終為車險評估所用。」

  騰訊的OBD盒子「路寶」也選擇了與保險公司合作,但目前尚未進行UBI車險的探索。2014年5月,騰訊「路寶」宣佈與人保財險合作,計劃將人保財險4萬家認證4S店和維修店信息整合到「路寶」中,同時由「路寶」在線上提供導航、車況診斷等服務,實現O2O。2014年12月23日,騰訊「路寶」宣佈與人保財險、嘉實多合作推出「i保養」,車主在人保財險購買車險,就可以通過「路寶」APP或騰訊「路寶」微信公眾號享受常規免費保養服務。

  「中國的車險產業不完善,無論是保費標準還是測評認定,OBD盒子跟保險公司合作是未來的趨勢,如果可以跟整車廠商進行更為深度的合作,會給車險帶來比較大的變化。」易觀國際分析師錢文穎表示。事實上,在國外,事故發生時的行車數據已經用於甄別是否屬於偽造現場騙取賠付。

  誰主入口?

  圍繞著汽車後市場還存在著諸多服務,如二手車(詳見本刊2012年2月號《買車,從二手開始》)、改裝(2012年6月號《改裝車加速啟程》)等。未來,是否會出現車主接入汽車後市場服務的統一入口,又是否有一方會成為整個汽車後市場的整合者?

  成立於2012年11月的車輪互聯正試圖將自身打造成汽車後市場的入口。車輪互聯旗下擁有車輪考駕照、車輪查違章等十多款為車主打造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總安裝量過億。2013年8月,車輪獲得騰訊聯合創始人、天使投資人曾李青千萬元天使投資,並於2014年初獲得易車網的A輪投資。

  「工具-社區-服務平台」是車輪互聯設定的發展路徑,目前,其已經進行至社區階段,推出車主社交平台車輪,並逐步接入汽車服務。車輪已接入汽車報價服務,平均每天可為4S店提供6000個銷售線索。此外,其還接入了二手車平台優信拍以及代駕服務愛代駕。車輪計劃於2015年2月推出服務平台,整合買車、車險、基於4S店的汽車保養、代駕、租車等汽車後市場服務。

  車輪聯合創始人關勇表示,用戶對應用產品有需求的時候,會直接輸入需求,比如考駕照、查違章,所以車輪互聯推出這麼多款不同的應用,但是車輪是有品牌意識的,每款產品名稱前都有前綴「車輪」二字。「車輪的工具、社區、服務平台是三位一體的,會把社區嵌入到工具裡,跟獨立的社區不衝突,也會有獨立的服務平台產品,還會把服務平台嵌入到工具和社區裡。」

  汽車後市場的所有的整合都基於一個基礎,那就是這些產品都有著共同的目標用戶—車主。因此它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流量入口。那麼,誰有潛力成為汽車後市場的大入口?

  導航、地圖可能會成為基於位置的應用入口。導航犬和高德地圖先後引入e代駕,車輪為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提供違章高發地查詢服務。2014年12月24日,百度宣佈與碩極科技合作,整合雙方旗下的「百度導航」和「停車百事通」,將在國內10個大城市為用戶提供3萬多個停車場的實時信息,包括停車收費、剩餘車位、實景圖等信息。提供停車場實時信息需要對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改造,採取技術手段統計整個停車場空位數量、每層空位數量,甚至每個空位所在位置。雖改造價格不菲,但一線城市停車場已經開始了改造的步伐,尤其是對於新建停車場,停車場智能系統幾乎已經成為了標配,這就為整合停車場實時信息提供了條件。但是對於養車服務的整合,導航和地圖可能並不具備優勢,錢文穎表示,出於安全考慮,用戶在開車的時候會使用導航,但並不會使用養車服務APP,對用戶來說,二者的使用場景是分開的。

  錢文穎還指出,如果整車廠商能夠大幅提升前裝車載產品的安全性,它們還是具備整合機會的。事實上,整車廠商正在進行嘗試,2014年12月,上汽與阿里達成合作,計劃接入高德地圖等產品。但上文提到的某券商汽車行業分析師並不看好整車廠商在汽車後市場的前景,他認為,汽車成為新的互聯網入口可能就是個「偽命題」,手機已經能滿足大部分需求,而且,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的使用週期較長,更新迭代很慢,與互聯網產品截然不同,如果只是增量部分的汽車使用,很難形成網絡效應。

  該分析師十分看好淘寶、京東等大平台在汽車後市場的整合潛力,「與零配件商的議價能力、線上的流量資源、財務實力、線下網點的推廣速度都具有優勢。」淘寶對於汽車後市場的整合已經出現了苗頭,不僅e代駕接入淘寶,並且在淘寶汽車可以找到車螞蟻、途虎、車易安等養車平台的信息。

  中國的汽車後市場體量巨大,卻又剛開始重塑版圖,未來誰能成為整合者實難判斷,也或許,會出現多個入口。就像車螞蟻聯合創始人歐陽鋒所言,「消費者的需求是高度分散的,如果車的發動機異響,不專業的車主,會直接把車開到4S店,或者在論壇上發帖尋問,專業的車主,可能就會自己直接在網上買個配件」。

  2015年2月,e代駕宣佈進軍洗車服務,已經開始出現了整合的趨勢。e代駕市場負責人張東鵬表示:「未來肯定會有整合,但是要先積累用戶,用戶信任了,才能做更多事情。」誠然,對於動起來的汽車後市場而言,現在還在積累用戶、爭取信任的起步階段,談整合,也許為時尚早,並且未來還會出現哪些新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是否會一鳴驚人成為入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