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是中糧置地商管中心的推廣總監。除了負責大悅城品牌的整體推廣並管理各購物中心的項目推廣,她還要直接管理10名下屬。每到年終,徐蓁便會收到10份年終總結,這也是她對員工年終績效考核的一部分。
這份年終總結,也叫年終述職報告,對大多數公司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每次到了要寫的時候,也總有點頭疼。一方面覺得它形式主義,一方面好像真的很難寫。
“公司設立年終總結的目的在於績效管理和強化上下層級的溝通,”美世咨詢(Mercer)大中華區合夥人孫力告訴《第一財經周刊》,“除了員工對一年工作的梳理,年終總結還作為公司HR進行年終績效的參考。同時在一些結構不夠扁平化的中國公司里,通過工作總結可以達到上下級直接溝通的目的。”
寶潔(中國)公司的年終總結按照部門進行,並針對產品線直接遞交全球的主管部門。優衣庫根據財年會進行兩次總結報告,包括雇員自評與對接管理者的評價,而門店員工每周還需要向店長進行一次總結。
徐蓁會通過面訪的形式對員工的年終總結進行反饋。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這是她調動團隊相互進行業務溝通的一種方式。員工在這一年里做了什麽,有哪些進步以及對失誤的思考是徐蓁希望在一份年終總結中看到的內容。“業績只是其中一個衡量,思維是否有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更加成熟更重要。”她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每年的例行總結也讓公司人產生了一些懈怠情緒。這並不難理解,在中國一些公司內部,由於管理架構複雜,年度總結通常不能夠向HR及直屬領導進行直接反饋,因此這種單向溝通的形式逐漸不被重視。
美國技術公司Adobe從2012年開始就對年終總結進行了改革,公司的一些管理者在那個時候也開始思考這種一年一次的總結制度能否帶來實際作用。Adobe將年度匯報的形式變成實時匯報,而上級管理者會在一年工作開始時與下屬分別設立工作任務及預期,並按照一定的間隔周期進行總結及反饋,例如1個月。
好好利用你的年終總結,它不僅是你對自己職場1年的梳理,也是你和管理者及HR“對話”的機會——能帶給他們很多有用信息。
一份能夠起到溝通和梳理作用的年終總結通常包括了對全年工作的闡述、工作效果的呈現及思考,以及對來年工作的計劃。每一部分也都有HR和管理者側重希望知道的內容。本期《第一財經周刊》通過采訪,試圖幫助你解決“年終總結到底怎麽寫”的困惑。
A 年終總結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萬寶盛華集團(中國)人力資源及市場總監彭春莉曾在幾家不同行業的大公司擔任過HR。她發現不同行業及職能崗位的年終總結內容上也會有所不同。
譬如消費品行業里銷售崗位的公司人,他們的年終總結中多會出現各種量化指標,通過銷售業績的完成情況來評估這一年的工作;對於技術或制造業的公司,和產品技術相關的公司人則可以將不同項目的實施情況作為描述主體。
一份具有通用性的年終總結大致由4個部分組成:對全年工作不帶任何評價色彩的概述、對工作效果及得失好壞的分析、針對現存問題的改進以及來年工作計劃。
這實際上也回答了“一年當中我幹了什麽?”“我幹得怎麽樣?”“我做得不夠好是為什麽,然後怎麽辦?”以及“來年我還要做什麽?”這幾個問題。你也可以將它們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做全年梳理。
很多員工的總結會受到近期信息效應的影響,往往對近期工作如第三四季度的業績及工作有更深的印象。前兩個季度就會被淡忘。“孫力提醒,”年終總結這4個部分中,每一個部分都應該是針對全年進行闡述。而日常工作時,如果有工作記錄的習慣,在年終時進行回顧,能更好地避免這種時間上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