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港通為港交所敲響警鐘(2014/11/20)

2014-11-20  NM  
 

 

港交所的李小加以高鐵喻滬港通,十一月十七日兩個股市雙向開放,他以此為1117號列車啟程。

內地人可能不覺得李總裁這個譬喻有何不妥;香港人卻不難感到至為不幸:港段高鐵的造價本來已是個天文數字,工程更嚴重超支延誤,鬧出連場風波;即使完工,還得面對棘手得很的一地兩檢大難題。如若解決不了,港鐵董事馬時亨指出那只是「快啲嘅直通車」而已。盼且盼滬港通不是另一頭高鐵般的大白象。證諸市場的反應——滬港通頭兩天恒指持續下跌,而交投並無驚喜——縱使不是百分百的大白象,說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冷漠,殆無異議。更為難堪的是,港交所的股價竟從高位劇跌幾近一成,表現比大市慘烈。出了什麼亂子?眾所周知,港交所是官家特許的壟斷生意,其主要收入有二,一是收取企業掛牌上市的費用;二是徵收買賣股票交易費。1117號列車啟程,其股價未蒙其利先見其害,滬港通給港交所帶來競爭、不利其業務明顯不過。港交所為滬港通接生,此又豈不諷刺?除了高鐵,在八月,李小加又以水管的「連接轉換器」以喻滬港通:香港是代表國際市場的方形水管,上海是圓形水管子,「兩邊閥門結構及水壓不同」;在不改變兩條水管的形狀前提下,香港要將兩邊的市場「有效有機地連接起來,既要保障水流暢順,還要保證系統能夠充分承壓,做到水不淹、水不漏,閥門開關靈活自如」。從市場的初步反應看來,水管形狀不同,並沒有給互聯互通形成障礙——開通的第一天,北上買A股的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額度迅即用罄,但 南下買港股的額度卻乏人問津。究其根本,那是上海掛牌的A股較香港掛牌的H股有折讓,李小加口中的困難嚇不倒逐利的國際投資者。內地投資者對長期牛皮的港股卻無興趣。於此可見,滬港通能否成功,其關鍵是有否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兩地無疑存在不少制度歧異,利之所在,投資者將排除萬難克服障礙。只消提高額度,甚至向香港看齊,讓資金自由出入,內地股市必然蓬勃起來。問題是執權者有沒有這個膽識而已。 真的有這一天,內地企業又何須來港掛牌上市?國際投資者又何須假手香港投資內地股市?香港至今尚能發揮「連接轉換器」的功能,恰恰是國際投資者到內地投資、內地企業到國際市場集資都面對重重掣肘。雖非全面解除掣肘,而只是稍為鬆綁,讓國際投資者多個選擇,其股價即告下挫,可見滬港通已為港交所這門壟斷生意敲響警鐘。不打破其壟斷、開放競爭,這個「連接轉換器」又會自動提升功能嗎?不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4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