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某天,一名納斯達克的員工瓊斯,打算拜訪近期最當紅客戶,這位客戶近期的成交量急增,瓊斯的拜訪主要是想聯絡感情,日後帶來更多生意。正常來說,交易大廳都是由一班長春籐名校的白人男性所打理,瓊斯已習慣在充滿雄性激素和混亂的環境活動。
在看見負責人彼特菲(Thomas Peterffy)的一刻,瓊斯完全驚呆了,交易大廳非常安靜,甚至連電話鈴聲也沒有,只有一部納斯達克終端機,靠亂糟糟的電線,連接住IBM電腦,。
瓊斯追問彼特菲:「交易員呢!?你怎樣做出買賣決定?」
彼特菲的答案令瓊斯「O曬嘴」,由於納斯達克不設交易大廳,所有交易用電腦終端機完成,彼特菲將終端機的電線切開,以一塊特別打造的電路板焊接,再崁入IBM電腦,然後自己編寫軟件,通過演算法(Algo)決定買入和賣出機制,用比人類快N倍的速度交易。
早期的交易員要為股東開價,首先會思考合理值,然後人手輸入電腦,費時失事,但彼特菲的革命性設計,將整個概念顛覆,但在1987年的瓊斯眼中,彼特菲的做法近乎作弊,於是他下令彼特菲必須在一星期內,將終端機回復原狀,「與其他客戶一樣以鍵盤輸入。」
彼特菲痛苦得要死,花費多年心血,就是為了排除人力、人為疏忽、情緒因素,如今竟毀於一旦,但在某天準備睡覺前靈光一閃,想到條「天橋」,方法是用菲聶爾透鏡(Fresnel lens),將螢幕的數字放,然後用電子攝影機拍下,再次自行編寫軟件,令視覺資料轉化為數據,沿用現有的Algo運算,再自制一部織布廠機般的機器,作為鍵盤戰士,以比人手快N倍的速度輸入,這套新機名為Cyborg。
一星期後瓊斯再來檢查,見到這部機器怪物,發出機關般快速的聲音打字、落盤,連說話也聽不清,瓊斯又再嚇到O嘴,但Cyborg完全「與其他客戶一樣以鍵盤輸入」,彼特菲笑說如果納斯達克要求,他甚至可以安裝一個假人去打字…..彼特菲雖然看似老定,但心裡已預備納斯達克會發出紅牌,將Cyborg逐出市場,但出乎意料,瓊斯雖搖頭嘆息,仍然給彼特菲過關,接受其解釋。
彼特菲幾年前只有幾萬美元盈利,1987當年達至二千五百萬美元,今天其財富高達六十億美元,亦為金融市場帶來革命性改變,開啟量仔入侵金融市場的世代。
順帶一提,彼特菲就是Interactive Brokers的創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