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訊,投行Lazard指出,美國多數地區的大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已具備成本競爭力,就算沒有政府補助也能和天然氣發電廠相匹敵,意味著美國能源市場移轉至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大幅提升。
Lazard表示,太陽能面板和風力渦輪的成本逐漸下滑,效率也已經提升,在風大和日照強烈的地區甚至能提供比化石燃料發電廠更便宜的電力。
Lazard的電力、能源和基礎建設部門主管George Bilicic指出,“我們以前常說有朝一日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將能和傳統電力相競爭,如今那一天已經到來。”
風力發電成本已較5年前大幅下滑,據Lazard周四公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未補經助的風力發電成本最低為101美元每百萬瓦時,而現今每百萬瓦時最低為37美元。
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更是巨幅下降,約較5年前暴降近80%,大型太陽能發電廠最低成本由2009年的每百萬瓦時323美元,陡降至目前的72美元。
太陽能發電技術日益精進,再加上中國大舉投資提升太陽能模組產能,造成全球市場供過於求,進而導致太陽能板價格崩跌。
在日照強和風力大的地區,未經補助的發電成本就已經和天然氣發電廠相當,後者的發電成本估計在每百萬瓦時61至87美元之間。
不過Lazard亦指出,並非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都能和石化燃料相競爭,安裝在屋頂的太陽能板和離岸風力技術成本相對較高,仍需仰賴稅額抵扣和州政府補助才具備商業可行性。
可再生能源成本下滑可望鼓勵發電業者和電力公司進一步投資。
例如巴菲特已經投資150億美元至可再生能源產業,到2015年,該公司位於加州的太陽能電廠將建成,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之一。
據悉,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能源子公司資產規模約為700億美元,公司持有或依據合同管理的發電裝機容量超過3400萬千瓦,其中風電、太陽能、水電、地熱和其他新能源電廠占了產能的約四分之一。“到目前為止,我們獲利頗豐。”巴菲特對這些可再生能源項目如此評價。(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