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20年文化產業擴張之道: 影視、明星、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52成立於1994年,華誼兄弟可謂是名符其實的「90後」。20歲對於一個人來講剛剛成年,但對一個企業來講已走至成熟期——早在幾年前它就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娛樂公司。
20年來,華誼兄弟從一個廣告公司起家,意外涉足影視產業,製作發行、明星經紀、文化地產、遊戲網絡無不涉獵,幾乎每走一步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創了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全新歷史;走到今天,它已經成為內地民營文化娛樂公司中無可爭議的「老大」。
2014年,除了「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華誼兄弟還計劃投資組建北美製作公司,率先與好萊塢展開深度聯姻。但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在接受專訪時坦言,公司每走一步,並非刻意要成為某些方面的「第一個」,而是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只不過是走著走著就成了「第一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大」。至於進軍好萊塢,那不是華誼兄弟的終極目標,他還有更大的野心和理想,那就是讓「華誼兄弟」這個品牌成為一個「百年老店」。
20年之於100年,一切才剛剛起步。簽約馮小剛,開啟中國電影「製片人制」1994年華誼兄弟公司創立之初,主營業務是廣告。1997年為了幫朋友解決資金問題,投資了電視劇《心理診所》並小賺了一筆。1998年,華誼兄弟開始投資電影並且一投就是三部——姜文的《鬼子來了》、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和馮小剛的《沒完沒了》。這三部電影,前兩部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幅虧損,只有《沒完沒了》賺了錢,華誼兄弟從此與馮小剛展開了「沒完沒了」的合作,接連推出《一聲嘆息》、《大腕》、《手機》等多部票房大賣的作品。合作如此順利,華誼兄弟乾脆將馮小剛簽到了自己旗下,並為他創立個人工作室,展開深度合作,華誼兄弟由此也成為國內第一個跟職業導演有契約關係的民營影視公司,開創了全新的歷史。王中磊說,這種合作關係的好處,一是解決了導演的後顧之憂,他們可以專心於創作,不用為了找到投資而四處求人;另一方面,知名導演也是公司的品牌和品質保證。華誼兄弟由此也開啟了中國的「製片人制」,那就是導演只管創作,其它的讓公司來做。果然,華誼兄弟和馮小剛「聯姻」之後,陸續推出了《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等一系列作品,成為中國影視界最耀眼的搭檔。後來因為合約到期,馮小剛雖然曾離開華誼兄弟一年,但後來又回到了公司,為此華誼兄弟給了他400萬現金和3%的股權,這個股權在華誼兄弟上市之後變成了數億真金白銀。當然,馮小剛也沒有讓華誼兄弟白白付出,《非誠勿擾2》、《私人訂製》等片都為公司賺到了巨額利潤,成為公司的一桿大旗,也成為中國電影的一桿大旗。
不過,華誼兄弟簽約的導演並不僅僅只有馮小剛一人,張紀中、滕華濤、高群書等名流大腕也都是「公司的人」,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出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為公司賺取了巨額利潤和知名度,這也正應了《手機》中的那句台詞: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是人才!也許正是因為華誼兄弟與馮小剛、張紀中等導演的搭檔如此順利和耀眼,近年不少影視公司紛紛簽約職業導演,如小馬奔騰簽約吳宇森、樂視影業簽約張藝謀和陸川、甚至大量中小影視公司簽約新導演等,都是「依葫蘆畫瓢」。從這個角度來講,華誼兄弟公司是名符其實的「先驅」,為整個行業摸索了道路、開創了模式、樹立了榜樣。王中磊:從去年到今年,可以看到華誼電影在出好作品的同時,它對集團所擔負的業績負擔其實是減少了,因為我們新的佈局已經開始顯現出它的效果,可能到年底做業績報表的時候,會看到電影只佔到百分之十幾、二十,以前可是五十、六十。這會給整個華誼的電影團隊帶來一個非常好的創作環境,不必有那麼重的負擔。
網羅「雙冰」、黃曉明,榮膺「造星工廠」
2000年以前,專業的藝人經紀公司在內地極為少見,絕大多數藝人從相關專業院校畢業後,都會找一個正兒八經的「單位」掛靠,比如國家話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總政歌舞團、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平時需要為「單位」幹活,不拿或者拿很少的報酬。至於接「單位」之外的活,則主要靠私人關係,與眾多明星關係都很好、且有豐厚業內資源的人於是也就成了經紀人,比如「中國第一經紀人」王京花,就與眾多明星私交極好。2000年,時任李冰冰經紀人的王京花開公司需要投資,想跟一個機構合作,李冰冰建議她「找華誼兄弟」,恰好當時的華誼兄弟已經在影視界做得風生水起,正想謀求多元化發展,兩者於是一拍即合,組建了華誼兄弟經紀部,王京花擔任總負責人,第一批簽約的明星有7個,包括李冰冰、范冰冰、胡軍、佟大為、任泉等人。
當時以影視製作或發行為主業的娛樂公司,還沒有任何一家大規模涉足藝人經紀的,華誼兄弟於是又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業界引起巨大反響。
李冰冰、范冰冰等成了「華誼兄弟的人」後,為公司賺取了巨額利潤,另一方面華誼兄弟也利用自己的平台優勢讓藝人的知名度和業務量進一步提升,相得益彰。儘管2005年王京花率大批藝人離開華誼,兩個冰冰也先後離開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這不影響華誼兄弟在內地藝人經紀領域的「老大」地位。目前中國當紅的明星當中,無論李冰冰、范冰冰、還是周迅、黃曉明、鄧超、姚晨、張涵予、馮紹峰、吳彥祖、Angelababy等人,他們要麼「是華誼的人」,要麼「曾經是華誼的人」。據統計,截至目前,華誼兄弟先後簽約過的明星藝人達300餘位,而且一手捧紅了馮紹峰、Angelababy等許多年輕明星,可謂內地娛樂產業名符其實的「造星工廠」。就在2010年10月11日,華誼兄弟在釜山與韓國六大經紀公司聯盟UAM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華誼兄弟珠玉在前,光線、博納、星美、樂視等其它娛樂傳媒集團後來也紛紛簽約藝人,進一步朝著縱深方向發展。王中磊:我最看重的是做人,以做人為標準。另外,既然藝人能夠進入經紀公司的視線,他就一定有潛在的能力和發展空間,這個不需要我去考慮,不過我們不會盲目簽約藝人,要有一定的合作基礎才行。我們最終想做到的就是成為國內最大的經紀公司。成中國娛樂第一股,「不差錢時代」到來
2009年10月底,華誼兄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內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娛樂企業,號稱「中國娛樂第一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首先,它進一步拉近了娛樂產業和民間資本的距離,中國的影視行業由此開始進入「不差錢時代」——只要某個影視項目能夠獲得公司通過,從理論上講便不愁沒錢拍。其二,它造就了影視行業一大批億萬富翁,馮小剛、王中軍、王中磊、黃曉明等大股東的身價都達到了好幾億甚至是十幾、幾十億,起到了巨大的廣告效應。去年王中軍大幅套現好幾億,黃曉明也在近期宣稱自己的資產「過億肯定是過億了」,饞得不少同行直流口水。
其三,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在華誼兄弟的引領下,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博納影業等其它民營影視企業也紛紛上市,同時還有一大批公司諸如萬達影視、海潤影視等等著上市,據傳吳秀波和孫儷都即將因為相關影視公司的上市而成為億萬富翁。這種局面最大的好處,是讓不少普通民眾的生活開始與影視行業變得息息相關——他們很可能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娛樂變成了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比如2013年底《私人訂製》在國內公映時、華誼兄弟的股票反而暴跌就曾引發全民關注。如今回過頭去看,儘管當時華誼兄弟的股票下跌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正因為這個股票下跌一度讓《私人訂製》成為話題焦點,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的熱賣。華誼兄弟即將舉行成立20週年慶典,股價又開始大幅上揚。儘管起伏有時,但民眾對娛樂文化產業的關注和信心還是可見一斑。王中磊:上市是一個不能忽略的時間截點,上市之前跟上市之後企業的性質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一個私營企業變為公眾公司,整個管理體制、經營體制,包括我們這些創始人、經營人,理念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推出「文化旅遊」 ,「小剛公社」將顛覆產業鏈
6月6日,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將在海南觀瀾湖旅遊度假區舉行開街儀式。這個項目從2011年便開始打造,2014年春節曾試運營4天,共接待遊客5.4萬人次。華誼兄弟2013年的年報數據顯示,項目公司「海南觀瀾湖華誼馮小剛文化旅遊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元,淨利潤為5361萬元。除「電影公社」外,華誼兄弟還在深圳、蘇州佈局了實景娛樂項目,也將於近年推出。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電影和實景娛樂將成為未來華誼兄弟「三駕馬車」中的兩駕——還有一駕是遊戲,最賺錢的板塊之一。當然,依託影視、利用文化旅遊賺錢,華誼兄弟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橫店影視城在這方面已經做得相當成熟,萬達集團近年也在全國各地建設文化旅遊重鎮;但是,依靠某個導演或一家公司的影視作品來建立相關的文化旅遊項目,華誼兄弟仍然是第一個。
業界認為,如果華誼兄弟的「電影公社」經營得好、利潤豐厚,國內其它大型娛樂公司的文化旅遊項目也將迅速崛起。以後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完,其耗巨資搭建的片場將不必再費時費力拆除,而是可以作為旅遊景點保留下來;至於那些天然的外景地,則更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旅遊景點,繼續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將從一定程度上顛覆中國影視行業的產業鏈,使其變得「可持續發展」。王中磊:因為(上市)有了一個資本槓桿,當你認定了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槓桿,你可以用發債,你看連馬云都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進行集資,去拍攝一些作品什麼的,我覺得這些都給我們這樣的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佈局遊戲和互聯網,力圖做「娛樂航母」除了影視製作發行、藝人經紀等傳統的線下板塊,華誼兄弟近年還開始涉足遊戲並佈局互聯網,力圖做中國的「娛樂航母」。據統計,雖然華誼兄弟的遊戲業務剛剛開始,推出國內首款月流水過億的手游作品,目前每天300多萬活躍玩家。互聯網方面,2011年5月9日,騰訊公司與華誼兄弟共同宣佈,騰訊對華誼兄弟進行戰略投資人民幣近4.5億元。投資完成後,騰訊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權,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機構投資者;眾所周知,騰訊是目前國內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
王中軍說,之所以進軍遊戲和互聯網,是因為華誼兄弟未來是大娛樂的格局,它絕對不是一家電影公司,而是一家綜合性娛樂公司,且「將成為世界一流的娛樂公司」。對此最好證明的就是,去年華誼兄弟與韓國Showbox合拍的《大明猩》首次實現了中韓合拍片票房過億的壯舉。今年,華誼兄弟目前正在謀劃直接在美國設立製作公司,以好萊塢為跳板,把自己的觸角伸向全球。王中磊:全娛樂平台就是打通整個產業鏈,因為華誼是一個內容公司起家的,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優勢。如今人民生活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所以你的娛樂不可能不去做這方面的佈局。華誼在互聯網的佈局其實也是為了最傳統的內容部分,可以跟現代的人的生活方式有所接觸。說起華誼的終極目標,王中磊坦言,自己和中軍只設立了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華誼兄弟的品牌能變成一個百年老店」,即使未來公司交由職業經理人管理,但「這個品牌仍是屬於我們這個國家的,仍屬於我們這個本土的」。作者: 喻徳術文章來源:騰訊娛樂
Next Page